分享

多少人至今仍骂李鸿章,但你可知甲午战争前他说了什么

 激扬文字 2015-09-14

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至今已一百二十年有余,许多事,不论是电影还是文字,都反复过许多遍。可有些情节,不知是否故意遗漏,总是轻轻放过。

就譬如今日,司马为大家讲的这一段。

那是6月底,距离战争正式爆发差不多一个月光景,此前日本的多次挑衅,已然激起天朝大国的许多不满。

这里头的逻辑是可以想见的,大清朝虽然已经被英帝国暴打过,但在东亚这一块,依旧称得上是一个大国。

多少人至今仍骂李鸿章,但你可知甲午战争前他说了什么(甲午之前的水兵事件)

在慈祥睿智的慈禧皇太后和英明仁德的光绪皇帝治下,大清帝国通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许多人看来,大清国已然是恢复了元气,改革也颇有成绩,不该总是挨打了。

而另一方面,大清国也认为,西方侵略者的“侵略”,居然主旨不在夺取土地与人民,无非只是想在贸易上多赚几个钱,捞点好处而已。英国虽然夺取了香港岛,但那也只是作为一个交通上的支点而已。况且在皇室看来,给人家一个岛,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清国在海军建设上,实在算不上很用心,而不用心实际上就是不用钱。北洋水师在1888年正式建军后,便不再花钱买新军舰。甚至到1891年以后,据说连弹药都停止购买。

有人说不买咱可以自己造嘛!事实上大清国确实在营造自己的海军基地,大沽、威海卫和旅顺,这是北洋水师的三大基地。加上25艘舰艇,四千官兵,这便是北洋水师的全部老本。可基地能自己造,军舰却不行,尤其是先进的那款——不行!

军舰不添置新款,走的那是怀旧保守风格,火力呢,那就是微弱款,射速呢?则是慢慢打来你慢慢看,航行速度呢?总归能开且不沉。倘若不打仗,这样的一款古典怀旧风格舰队也是不错的。至少比墨西哥这种国家要强许多,侨民被欺负了,过去放几炮他们就服帖得不得了。

多少人至今仍骂李鸿章,但你可知甲午战争前他说了什么

至于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那些问题,就基本上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且不能说,因为官府会生气,一旦发火,抓你那是分分钟的事,押送宁古塔都不在话下。

可眼瞅着要跟日本人开打,李鸿章便坐不住了。尤其是许多爱国人士哇啦哇啦叫喊着一定要强硬,不能让小小倭寇都欺负到咱大清国头上来。于是这一年的六月,朝廷便通知李鸿章,说不要再多想了,日本人要动手去朝鲜,朝鲜可是咱的藩属国,也是此时唯一剩下的藩属国,你怎么着也得想想办法啊!

于是李鸿章便写了一封详细的军情禀报。

要说一个打字很容易,可打之前你总归要掂量掂量,自个能不能打吧?

多少人至今仍骂李鸿章,但你可知甲午战争前他说了什么

(北洋水师最值当的军舰之一镇远舰)

首先说说咱这海上实力吧,北洋水师看上去有二十来条船,可真能上战场打海战的无非八条而已,其实十来条,无非是运输舰与练习舰而已。最近这些年是一条新船都没买。而你瞅瞅人家日本,每年新添一两条结实快速的新船,这要打起来,真谈不上有什么胜算!

海战不行,那么陆战呢?总归这大清国的陆军比小日本的岛兵强点吗?李鸿章说,确实不错,咱沿海各军将领称得上久经战阵、器械精利、操演纯熟,可是呢拢总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还分散在直隶(河北京津)、山东、奉天(辽宁)三省海口,主要责任是扼守炮台,兵力其实也算不上雄厚。你要是真想出境援朝抗倭,那就必须下大决心,抽调大部队过来,可若是大部队一动,这里充实了,那边就空虚了,会不会为敌所乘呢?

李鸿章是久经考验的公务员,说话自然不会太实。事实上有一点是明确无疑的,那就是中日的军事实力比较,在19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中国占优势。但此后情势便不同了,日本的维新英杰山县有朋曾云:“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这里的邻邦显然就是大清。而从1890年开始,日本便拿出国家财政的六成来实现海陆军的近代化,甚至明治天皇都从每年的宫廷经费拿出三十万,再抽取文武百官年薪的百分之十,统统拿去造船,这是什么意思?四个字,国运相赌!赌能不花钱么?

多少人至今仍骂李鸿章,但你可知甲午战争前他说了什么

1890年之际,大清国北洋水师有7艘两千吨以上的战船,总吨位超2.7万,而日本海军的同款仅有5艘,总吨位才1.7万。可到甲午战争前夕就不一样了,日本有32条军舰(不包括24条鱼雷舰),总吨位达7.2万,中日之间的差距,已然巨如鸿沟,可是大清国居然置若罔闻。

顺便说一句,这时候的日本陆军也达到了6.3万常备军、23万预备役的规模,其中便有野战师六个、近卫师一个。而大清,到这个时候依然没有严格的近代编制。

所以李鸿章便说了,要打,你就要老老实实做认真完整的准备,而且要花大量时间大量经费,买该买的装备,招募精干的士兵,一旦开战,那就是志在必胜,千万不能打毫无把握的糊涂仗。若是没有这些必要的准备,那你还打个屁啊!还不如老老实实,能忍就忍,谁叫你熊呢?熊还要装牛,那便只有挨揍了。

老李这些话,大清国听进去没有呢?那便只能呵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