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山之石 这几天上网最让人堵心的事,莫过于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生小袁,因将一位在安徽淮南师范学院门口摔倒老人扶起惹来无尽烦恼的新闻了。 据央视新闻9月12日报道:9月8日晚,安徽淮南师范学院门口一位老人倒地,该校一名女生小袁将老人扶起。随后赶来的该老人家属认为是小袁撞倒了老人,而小袁坚称自己是做好事将老人扶起。双方各执一词。事发现场监控曝光,这段唯一能看到老人与小袁共同出现的监控中,并未呈现出老人倒地的瞬间,核心证据缺失也让此事无法轻易定性。 而事发后才赶来的跌倒老太的家人认定是女生小袁撞倒老太的理由,竟然是“不是她撞的为何陪我母亲去医院?她的同学还给我们垫付了2000元医疗费,如果不是她撞的,她和同学会这样做吗?一般人做好事,打过120,都是消失,我讲一句那个话,除了土匪报的!你助人为乐,你是什么思想?不可能,有几个助人为乐,人还留在现场,等着家人?” 网友牛顿的苹果在题为《女大学生扶老人是否被讹?》一文中分析的十分在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事件之后,双方当事人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在采访时双方有一个细节是不一样的。学生小袁在接受采访时,一直是面对记者的镜头的,而老太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特别是回答记者关于是摔倒还是撞倒时,老人都把头侧向了一边,没有直面镜头,是侧面回答的,回答关键问题后,才把头转向了镜头。记者对关键问题还问了两次,两次老人都是侧过头回答,再转过去的,有一次甚至还微微闭了一下眼睛再回答。感觉这老太是否有些心虚呢?我认为有点这个感觉。如果是被撞倒的,老人肯定是直面镜头,而且表情肯定是很痛恨或者很理直气壮的样子。
“这可以从记者采访其家属,应该是女儿就可以看出,其女儿的语气和姿态就明显不同,让人感觉有些恨恨的样子,而且直面记者,但她不是现场当事人,没有看到现场,只是对于母亲这个伤情悲痛下的表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能作为小袁撞了其母亲的证词,特别是她说,如果没有撞为什么送其母亲到医院,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作为一个学生,碰到这样的事,而且老太还喊着她了,只要是好人,都会这样做。而且以前还看到过路人帮忙送医出医药费的事情。 “还注意到一个事,是小袁说的话,小袁在骑自行车时,距离几百米远就已经看到前面这位老人。小袁回忆说,距离学校北门还有几百米时,她看到一位老人在她前面走,‘我看她走路不稳,有点像S形,当时也没太在意,就从老人旁边超过去了。’从这点来看,不存在小袁不小心撞倒老人的问题,因为她在几百米远时就看到了老人,而且老人当时走路不正常,小袁肯定会绕着走,超过去。这正是她说的,这是符合逻辑的话语。即先看到老人在前面,走路不稳定,就从旁边超过去,这个逻辑是存在的。但其女儿的话就没有逻辑性了。” 事实上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老人只所以S形行走,是因其骨质疏松的腿已经很难支撑自身的重量,并终于因腿骨自行折断而跌倒在地了。而且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老人中并不鲜见。而且如果小袁骑车经过老人身边时如果有挂擦发生,小袁不会感觉不到,而且必然会在老人身体上留下痕迹;至少小袁的自行车上会沾上老人衣服的细微颗粒。让人不明白的是,当地警方既然受理了此案,为什么不作痕迹物证检验呢? 再者,我国法律早已明确规定:疑罪从无。难道当地警方就连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法理都不明白吗?为什么还要在这件事情上和稀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