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看瓷器釉面之光

 静心斋788 2015-09-15
    瓷器的釉面之光的呈现是最直接的一种特征表现,它的认定在型置的综合映衬下,会让我们从感性到理性做出一个最初地判断与认定。一般来说,民窑之器和一般官窑之器对多数资深的藏家而言,十米至二十米处,都足以断真论假,这实际并不难,它与经验和见多识广有关,做父母的五十米之外,百米之内不会把自己小孩认错,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瓷器釉面之光,什么是贼光,什么是宝石之光,什么是玉液之光,什么是腊液之光,什么是暮光,什么是浓重厚实之光,什么又是深邃之光,该怎么看,它们又是怎么呈现的?

 


    首先,最难辨的是贼光与宝光的区分,贼光是光薄而浅,平而散,有刺目之感,光呈整体散开状,刺目的光源只附着于器表,这便是贼光。什么是宝光,宝光如同宝石之光,光源由底部发出,同时在阳光下抖动间,五彩、七彩的光束会呈现,这是宝石溢泛之光。至于玉液之光、腊液之光,这是传承器物包浆的呈现,关于深邃之光,这一般在单色釉和青花瓷上十分明显,相对釉种肥厚,发色浓烈之器,特征极其鲜明,暮光多出现在宋代低温器上。浓重的厚实之光,多出现在两次以上出土,并有几次传世经历过程呈现的包浆之光,包浆呈现厚实、浓重,导致的釉光呈像特征鲜明。

 


    在我们日常最难辨的是贼光与宝光的界定,太多的人在没有完全断清前,会武断的下定论,假如宝光之器的胎骨没有太大变化时,在综合知识作用下,容易断清,难在遇到特殊结构的胎质时,由于釉面与胎骨均一反常态,则极易误断,这就该全面综合地运用一些,如对稀有元素的认定知识,由此入手,方可鉴清断明,古瓷鉴定存在一般与特殊,由于特殊器种多为巅峰之作,所以,我们如果不具备鉴赏登峰之作的能力,那等于放弃了对中华古文明的璀璨部分的传承与保护。

 


    现实社会中,大凡对极精之器,率先会以贼光说事,其实这是有误的,到底什么是贼光,什么是宝光,单从字面上一一解释不难,难在准确地认定,灵活地运用。贼光与宝光,不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认定,它是存在功力和正确的方法下,千锤百炼的历练,方能运用和掌握的,愿天下藏家都能成为行家里手,共同传承与保护祖国灿烂文明!

(来自德藏收藏网http://www./,李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