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聚大师智慧的终极书单-微信精选-万瑞高端教育

 Confucius365 2015-09-15


华仕汉基

《从0到1》
1
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




彼得·蒂尔,美国支付PayPal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投资界的思想家,硅谷的天使。他创办的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之后,蒂尔联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作为一位出色的投资人,他在斯坦福的课程讲座经过学生的整理,成了《从0到1》一书。

编辑推荐

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从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本书还将带你跨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活法》

2

稻盛和夫




“我认为,经营者具备‘利他之心’,与提升企业效益这两者之间,绝不是相互矛盾的。相反,如果想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那么经营者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心性,具备‘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把‘利他之心’、把‘为社会为世人尽力’这一条,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稻盛和夫2015.5.14 于中欧“大师课堂”


本书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修炼灵魂,保护美德,瞬间激发自身潜在的伟大力量。《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最高境界的“为人之道”。

编辑推荐

身居乱世之中,重新审视《活法》,意图告知人们,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从商道到人道到佛道,稻盛和夫所走的道路,也许与常人不同。在探寻人生真谛的路上,在探究生命真相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残酷的世相而震惊,但不能因此放弃信念。不渴望的东西,就不能靠近自己”,我们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在洞悉世相之后仍能保持热情,去做到真正的勇敢。


《万达哲学》

3

王健林




“就像士兵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对于万达的管理层和员工来说,使命就是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讲。”——王健林 2014.4.12于中欧“大师课堂”


《万达哲学》是王健林首次讲述自己的经营理念与近十年来商业思想精髓,涵盖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的一本书。“万达哲学”,体现了王健林企业经营和为人做事的哲学思想,包括模式的新与旧、行动的快与慢、规模的大与小、政商的远与近,既辩证统一又充满智慧。书中首次披露了王健林信息含量极高的外部讲话,是一部真实、精彩的企业创业史、个人成长史和思想发展史。

柳传志评价

《万达哲学》虽只是一本演讲集,但细读下来,却是一部企业创业史、个人成长史和思想发展史,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做好企业,如何做好企业家。健林的演讲非常有特点:一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只说自己明白而且深有体会的;二是没一句空话套话,全是干货;三是从不藏着掖着,无论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拿来分享。用他的话讲,要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道路与梦想》

4

王石




“人生要有目标,而这个目标要不断地修正。人家高你要跟着高,人家高你再高。但有时要学会退,退比进更难。”——王石 2015.7.1 于中欧“大师课堂”


在《道路与梦想》中,王石不仅以坦率而诚挚的方式讲述了他的人生风雨历程,回顾了万科二十年的成长故事,更描绘了他对万科未来的憧憬。这里,是一位中国企业家领袖人物的人生心路,也是一部企业成长的真实记录。在重功利的商业社会中,一个人挣钱的数量似乎成了社会影响力的唯一标准,然而在变革中,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万科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追求个性发展与团队意识的协调一致,这种追求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充满乐趣的工作、志趣相投的同事、健康的体魄、开放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些都具有金钱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宁高宁评价

王石和万科不仅因为是地产行业的领先者而受到赞扬,更因为经历了坚毅的进步过程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因为这个过程所带给我们的思考而更有价值。


《失衡:后经济危机

时代的再平衡》

5
史蒂芬·罗奇



“日益恶化的美国失衡是中国失衡的反应。巨大的国内储蓄不足、前所未有的经常项目赤字、过度负债等问题,使得美国迟迟无法摆脱资产负债表衰退。中美相互依存带来的不平衡和摩擦,使两个国家别无选择,只能进行变革。”——史蒂芬·罗奇 2014.7.22 于中欧“大师课堂”


自20世纪以来,还从未有哪两个国家能像中美两国那样,对带动全球经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美两大经济体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相互依赖关系。随着中美面临各自经济结构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种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正在经受考验,而全球也在等待这一转型的结果。身为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区主席,本书作者史蒂芬·罗奇曾亲历亚洲金融风暴,对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罗奇深入提炼和分析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包括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高层领导决策风格、互联网发展等。

迈克尔·斯宾塞评价

这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活力的两大经济体的结构化转型,内容丰富精彩。书中讲述了经济增长、稳定、战后全球化,富有洞察力,观点鲜明且描写生动。很少有人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同时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