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冬日彤 2015-09-15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懂也不懂……”以往醉心于武侠世界的刀剑迷,只能爬梳在文字、荧幕里,幻想刀剑神话、古肠侠风。其实那颗被鼓荡的英雄男儿心,早就需要一把专属刀剑“闯荡江湖”了。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动若脱兔杀倭寇,静若处子备仪容“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里的一席话,似偈语道破5000 年人类史分分合合的历史逻辑:谁掌握兵器,谁就掌握了天下。中华民族似乎早就深谙此道,从上古开始,就凭借着聪明才智,举凡一国最优人才、先进科技、巨大财资,发明了许多杀伤力很大的冷兵器。几千年来,中国冷兵器经历石器、青铜器、钢铁、最后到合金的质变,在火药发明之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26寸平花越王剑 剑身铭文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轩辕剑,逐鹿中原平定天下,是当为天下先的责任;欧冶子铸龙泉剑,剑身刻日月星辰亦刻山川草木,剑柄书农耕畜养亦书四海一统,是敬畏天地的天人合一;干将莫邪,以身造剑,剑永不分,是铸剑英魂的视死如归;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刀刺杀秦王,是不畏强权的侠义精神;吴国壮士专诸携鱼肠剑行刺吴王僚,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肝胆相照;项羽垓下挥别虞姬、拔剑自刎,是“有情未必不丈夫”的真豪情;刘邦高挥赤霄剑,斩蛇起义,是乱世英雄出的少年气象;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只身赴会,是大丈夫的英雄侠胆;张飞手持新亭侯,怒目退百兵,是骁骁武士的勇敢善战;赵子龙单骑救主,勇夺青釭宝剑;西汉大将李广之子李敢执短刀,跃马陷战击匈奴,是好男儿当建功立业的保家卫国;上古三刀龙牙、虎翼、犬神化身开封府尹包拯的“开封三铡”,是守卫一方百姓的除暴安良;明朝将领戚继光用腰刀大战海贼,是守卫国之大门的有勇有谋……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24寸花纹钢凹槽汉剑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勇士配刀剑,让原本冷冰冰的刀剑,变得古道热肠、正义凛然。春秋战国至秦汉,刀剑还出现了佩刀、佩剑的形式,其悬挂于帝王百官、礼士文人的腰间,成为身份、地位、尊贵的象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也有记载。腰间铮叮作响,礼仪之容欲出,其重要作用绝不亚于“君子无故玉不离身”。佩刀、佩剑在礼教的儒化下,没有了刃间的森森寒光,变得礼让、仁爱。秦汉以降,此风渐弱,刀剑多以侠义的化身影响着后来的热血男儿, 许多文人墨客也与刀剑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迁祖上赵地就是以传授剑术而驰名;东方朔15 岁就学习击剑;杜甫从20 岁挟剑浪迹天涯,“拔剑欲与龙虎斗”;李白入蜀出蜀皆仗剑去国,“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侠客行》);李贺豪情书写“男儿何不带吴钩”;辛弃疾往往醉后“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

中国的古刀剑,实战与佩戴功能兼有,动若脱兔杀倭寇,静若处子备仪容,几乎成为中国理想人格的写照。当我们远离了古战场的刀光剑影、血火交兵,也远离了持剑佩刀、立身立国的年代,该以何种心情遥想它们呢?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清刀

金龙吞口和镂空雕龙工艺,刀身双开凹槽,贯穿通体直汇刀剑,刀柄缠黄带,纹饰卷草缠枝,方形刀镡[xín],为清佩刀一种。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轩辕剑,逐鹿中原平定天下,是当为天下先的责任;欧冶子铸龙泉剑,剑身刻日月星辰亦刻山川草木,剑柄书农耕畜养亦书四海一统,是敬畏天地的天人合一;干将莫邪,以身造剑,剑永不分,是铸剑英魂的视死如归;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刀刺杀秦王,是不畏强权的侠义精神;吴国壮士专诸携鱼肠剑行刺吴王僚,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肝胆相照;项羽垓下挥别虞姬、拔剑自刎,是“有情未必不丈夫”的真豪情;刘邦高挥赤霄剑,斩蛇起义,是乱世英雄出的少年气象;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只身赴会,是大丈夫的英雄侠胆;张飞手持新亭侯,怒目退百兵,是骁骁武士的勇敢善战;西汉大将李广之子李敢执短刀,跃马陷战击匈奴,是好男儿当建功立业的保家卫国;上古三刀龙牙、虎翼、犬神化身开封府尹包拯的“开封三铡”,是守卫一方百姓的除暴安良;明朝将领戚继光用腰刀大战海贼,是守卫国之大门的有勇有谋……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明代苗刀

宝刀利剑,当问出处——古刀剑是怎样铸造的呢?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有为良。”天时地利之外,亦当有“人和”。古人认为,天地之间,充满着浩荡之气,只有“巧工”,才能上通天机、下接地气,集天地之元气、日月之精华、山水之力量于一身打造出良物。对于刀剑来说,一位优秀的铸造师,所起的作用,莫可比拟。也许正是敬天地的影响,早期的铸造师,大多带着神话色彩,不但铸剑过程山崩水枯、诸神出动,而且故事中的宝剑甚至还有“神性”。最传奇的当属战国时代吴、越两国的铸剑师。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就记载了铸剑名匠欧冶子的故事。越王句践请欧冶子造了五把宝剑,后来越国战败,只得将三把送给吴王夫差求和。然而吴王无道,其中的湛泸剑竟能辩正邪,“自行而去”到了楚国。楚王发现身边多了一把宝剑,十分惊异,就请来当时著名的剑师风胡子来评剑,问他剑值几何?风胡子说,无法算出身价,因为造这柄剑时,赤堇山裂开,现出锡矿;若耶溪也干涸,露出铜矿;雨神降下大雨洒扫、雷神拉动鼓风炉、蛟龙捧着熔炉、天帝装炭,由通晓天机的铸剑师欧冶子经过千锤百炼,才作成鱼肠、湛泸等这五把宝剑,当为无价之宝。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干将莫邪 雌雄宝剑

还有干将莫邪剑的故事,似乎更广为皆知。楚王召铸造能工干将进宫,让其用王妃生下的一块纯青透明的铁造刀剑。干将把铁块捧回家后,便与妻子日日夜夜地锻炼,费了三年时间,铁块仍未熔,铁水也不下。夫妻俩就剪下头发、指甲,投入火中,铁水终于流出。开炉时,炉中哔啦啦地腾上一道白气:漆黑的炉子里,躺着通红的两把剑。随后,干将用井水慢慢地滴下去,七日七夜后,剑突然不见了,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冰……此段故事,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有记载,现代文学大家鲁迅的《故事新编·铸剑》中亦有提及。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巨阙宝剑

早期的铸造师故事,大多“怪力乱神”,神乎其神,却也是古人对铸造师的敬重。历史再晚一些的铸造师,神化色彩消退,却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两汉三国时,有名的制刀匠阮师,据说其造刀“受法于宝青之虚……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陶,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可谓精巧备之无所不及,所制的阮家刀“截轻微无丝发之际,斫坚刚无变动之异”;还有上文提到的蜀国铸造师蒲元,曾受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 把,他便掌握了当时先进的淬火技术。

“技”为利器说到底,能工巧匠,还是靠了先进的技术。在古代刀剑铸造史上,聪慧的先人们发明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里不能不提的便是百炼钢的锻造技术和淬火技术。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龙泉百炼钢

沈括《梦溪笔谈》说:“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百炼钢”指经过反复锻打、含碳量高、夹杂较少、性能较好的钢。百炼钢的品种很多,见于记载的有“五炼”、“九炼”、“五十炼”、“七十二炼”及“百炼”。“炼”字前面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研究者一般认为是加热的次数,即炼了多少次。“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成语由此而来。

百炼钢在史料上有详细记录的,应该是东汉时代出现的“百炼钢”。 曹操曾命司造“百辟刀”五把,并称之为“百炼利器”。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一把名“百炼”。浦元为刘备造的刀,上刻“七十二炼”。曾于1974 年,在山东省临沂地区苍山汉墓中出土的东汉永初六年(公园112 年)的钢刀,可能是迄今为止挖掘出的最早的百炼钢产品。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覆土烧刃唐刀

用百炼钢的技术将刀身打造好之后,其刃部通常会采用局部“淬火”处理。所谓“淬火”就是先把打好的钢刀放在炉火上烧红,当加热呈樱红色时就到了火候,然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适当蘸浸,让其骤然冷却,如此反复,百炼钢才会化为绕指柔。在淬火处理中,铸造师要对刀胚的温度、水温的冷热、水质的优劣有着精确计算,不然,淬火淬得不够,则刀锋不硬,容易卷刃;淬火淬过头,则刀锋易脆,容易折断,这似乎永远是一对矛盾。直白一点,淬火就是铁、水、火三者决一胜负的关键,大有差之毫厘则缪以千里的意味。此技术,非经验丰富的刀匠不能驾驭。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 交友、论剑加铸剑刘师傅微信~:liu15268786772

  • 更多精彩免费订阅龙泉宝剑:微信搜索→“longquanbj”(长按可复制)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