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览赏”唐·十四国酋长雕像“——感阅千古一帝李世民的民族统一战争。

 nzpeach 2015-09-15

0




第一位:龟兹王诃黎布失毕: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 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其王姓白氏。有城郭屋宇,畜牧为业。男女皆剪发垂于项,惟王不剪发。其王以锦萦项,着锦袍,金宝带,坐金狮子床。

壁画龟兹乐舞图


⑴岁贡不绝

龟兹国位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一带。唐高祖即位,龟兹国主苏伐勃駃遣使来朝。勃駃卒,其子苏伐叠立,又遣使献马,太宗赐以玺书,抚慰甚厚。

⑵纳降突厥

贞观中期,西突厥威控西域,苏伐叠向其称臣。苏伐叠卒,其子诃黎布失毕代立,联合焉耆,对唐渐失藩臣礼。

⑶对抗天朝

贞观后期,唐太宗为保障丝绸之路,控制西突厥,对西域用兵。贞观二十二年,唐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破处月、处密,引兵自焉耆之西趣龟兹北境,斩焉耆王薛婆阿那支,诃黎布失毕帅众五万拒战,兵败而逃。

⑷入朝拜将

诃黎布失毕既败,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兵逼之,布失毕轻骑西走,社尔大将薛万备帅精骑追击,布失毕窘急,保拨换城。阿史那社尔进军拨换城,擒布失毕以归。太宗让而释之,拜为左武卫中郎将。



第二位:于阗王伏阇信:于阗国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莫高窟第98-五代-供养人-敦煌壁画中的于阗国王


于阗国舞蹈


⑴歌舞于阗

于阗与龟兹相接,都日月山城,国王姓尉迟,地出美玉,王居绘室,人善歌舞,尤工纺绩。

⑵遣使入朝

贞观六年,国王尉迟屈密遣使入唐,贡玉带等方物,太宗优诏答之。

⑶军门犒师

贞观二十二年,唐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大破处月、处密、焉耆、龟兹,西突厥畏威远遁。于阗王尉迟伏阇信(光)遣其子以驼一万三千匹馈军。

⑷朝觐天子

唐军将旋,大将薛万备请以轻骑羁取伏阇信,社尔许之,万备率五十骑抵于于阗之国,陈国威灵,谕伏阇信入见天子。伏阇信乃随社尔来朝。高宗嗣位,拜伏阇信右骁卫大将军。

现存于阗王伏阇信石刻雕像底座

第三位:焉耆王龙突骑支:焉耆国东接高昌,西邻龟兹,其王龙氏,名突骑支,有兵二千余人,常役属于西突厥。风俗与突厥相当。《汉书·焉耆国传》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候,却胡候、辅国候、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现存焉耆王龙突骑支石刻雕像底座


⑴请开丝路

隋末罹乱,大碛路关闭,西域朝贡者皆由高昌,高昌重课商旅,大获其利。贞观六年,焉耆王龙突骑支遣使贡方物,请开大碛路,太宗许之。

⑵声援唐军

贞观十四年,唐进军高昌,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遣使焉耆,与之相结。及侯君集大破高昌,俘高昌王麹智勇,龙突骑支诣军门拜谒。

⑶委身突厥

西突厥重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女,由是焉耆与西突厥互为唇齿,朝贡遂阙。

⑷袭破焉耆

贞观十八年,安西都护郭孝恪请击焉耆,诏以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三千以击之。焉耆城四面皆水,龙突骑支恃险不设备,孝恪倍道兼行,夜至城下,浮水而度,擒龙突骑支而还,太宗宥之。

第四位:吐蕃赞府:吐蕃(音tǔ bō)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

唐与吐蕃国界

现存吐蕃赞府(松赞干布)石刻雕像底座

⑴奉表求婚

吐蕃赞府弃松弄赞(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性骁武,多勇略。贞观八年,遣使朝贡。太宗遣使抚慰,弃松弄赞闻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乃奉表求婚,太宗不许。

⑵松州之战

贞观十二年,弃松弄赞以太宗不许婚,迁怒吐谷浑,发兵击之,破吐谷浑、党项及白兰诸羌。又发其众二十余万,屯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云来迎公主,不许则入寇。太宗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共击吐蕃。牛进达自松州夜袭吐蕃,斩首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还,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

⑶文成入藏

贞观十四年十月丙辰,弃松弄赞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真玩数百,以为聘礼,太宗妻以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正月丁丑,太宗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于吐蕃,弄赞见道宗,尽子婿礼。

⑷布达拉宫

弃松弄赞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文成公主别筑普陀山宫,藏语呼为布达拉宫,自服纨绮以见公主。又遣子弟入国学,受《诗》《书》。

文成公主和布达拉宫

第五位:高昌王左武卫将军麹智勇:高昌(维吾尔语:Qara-hoja),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现存高昌王左武卫将军麹智勇石刻雕像底座


⑴妻封公主

高昌国位于西域中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都交河城。贞观初,高昌与唐关系密切。贞观四年,高昌王麹文泰来朝,赏赐甚厚,其妻宇文氏请预宗亲,诏赐李姓,封常乐公主。

⑵壅绝丝路

贞观中期,麹文泰相结西突厥,壅绝丝路,朝贡脱落,无藩臣礼。唐遣使敦谕,麹文泰反唇相讥曰: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噍于穴,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

⑶攻克高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大总管,率兵讨伐高昌。麹文泰与西突厥可汗相结,约有急相助。可汗遣其叶护阿史那步真屯可汗浮图城(今新疆 ),为文泰声援。唐军至碛口,麹文泰忧惧而卒,其子麹智勇立。唐军填堑攻城,飞矢雨下,城中人皆室处。唐军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为抛石车观察。君集又遣将攻可汗浮图城,阿史那步真不战而降。智勇穷蹙,开城而降。

⑷拓地西州

唐灭高昌,以其地为西州,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各置属县,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麹智勇至长安,拜左武卫将军,封金城郡公。

第六位: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为汗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唐朝贞观初年,其首领夷男率领部众7万帐归附突厥颉利可汗。唐太宗打败颉利以后,转而归附于唐并在郁督军山建立了薛延陀汗国。统治着“东室韦,西金山,南突厥,北瀚海”的广阔地区。据史书记载,薛延陀自称“我铁勒部人”。因此,一般都将其归为铁勒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风俗大体与突厥族相同。柔然族强大时曾为其从属。后来又归于东突厥的控制之下。据新、旧《唐书》等文献记载,薛延陀的先民曾与“薛”姓部落杂居,后来又吞并了称为“延陀”部众,因而号称“薛延陀”。

⑴册封可汗

薛延陀为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居东突厥之北。贞观初,太宗欲北伐东突厥,册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使其牵制东突厥。夷男大喜,建牙于大漠之北郁督军山下,出兵袭扰东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不能制。

⑵霸强北土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优容薛延陀。夷男建庭于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占地东至室韦,西至金山,南至突厥,北临瀚海,有胜兵二十万,霸强北土,虎视中原。

⑶诺真败北

贞观十五年,夷男命其子大度设勒兵二十万南侵,唐所立突厥可汗李思摩战败南走。太宗诏英国公李世勣、蒲州刺史薛万彻北征,大度设北走,李世勣等追之累月,至诺真水,与大度设决战,唐军大胜,薛延陀伏尸被野,大度设跳身而逃。

⑷灭并延陀

贞观十九年九月,夷男卒,太宗于辽东前线为之举哀。夷男诸子争立,相互攻杀。唐为彻底消除北方边患,派军北征,连战皆克。贞观二十年,唐将李世勣至郁督军山,擒薛延陀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薛延陀遂灭。咄摩支至京师,拜右武卫大将军。

现存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石刻雕像底座

第七位:吐谷浑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慕容诺葛钵:吐谷(yù)浑(313―663),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民俗风情:男子通服长裙、繒帽或羃笠,妇人以金华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

⑴屡为边患

大唐肇建,吐谷浑国王伏允遣使朝贡,后数寇鄯、廓等州,屡为边患。贞观初,伏允年老昏耄,其邪臣天柱王惑乱,太宗遣使谕以祸福,竟无悛心。

⑵伏允败逃

贞观八年十二月,太宗下诏,以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以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共讨吐谷浑。贞观九年闰四月,唐军先后败伏允于库山、曼头山、牛心堆、赤水原,伏允向西逃窜。

⑶追斩伏允

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西行,入无人之境二千余里,人吃冰,马啖雪,大破伏允于乌海。伏允逃奔突伦川,唐将契苾何力袭破伏允牙帐,伏允脱身走,俘其妻子。伏允率左右逃入碛中,为左右所杀,献首唐军。

⑷尚主封王

伏允败亡,唐立伏允嫡子大宁王慕容顺为甘豆可汗,封西平郡王。甘豆可汗久质中原,国人不附,竟为其下所杀。唐复立甘豆可汗子燕王诺葛钵为乌地也拔勤豆可汗,封河源郡王。诺葛钵入朝请婚,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资送甚厚。

第八位:林邑王范头黎:林邑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之古国名。又作临邑国。约在今越南南部顺化等处。此地原系占族(Cham)之根据地,西汉设为日南郡象林县,称为象林邑,略去象,故称林邑。 东汉末年,有名为区连者,杀害县令,自称林邑国王。晋以后屡向中国朝贡。隋大业年间(605~616),隋将刘方征服之,设置林邑郡。唐至德年间(756~757)改称环王。其后定都于占城(Chamthanh),故此地又称占城、瞻波(Champa)、占婆、占波、摩诃瞻波、占不劳(Cham-pura)。至明代,为安南所灭。

拂菻国,林邑国


⑴林邑风情

林邑国处汉日南、象郡之地(今 ),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其王所居城,立木为栅,王著白棉古贝,斜络膊,缠腰,上加真珠金锁,以为璎珞,卷发而戴花。夫人服朝霞古贝以为短裙,首戴金花,身饰以金锁真珠璎珞。兵士用弩及小矛,以藤为甲,以竹为弓,乘象而战。其人卷发色黑,俗皆跣足。

⑵九部宴乐

武德六年,林邑国王范梵志来朝,八年,又遣使贡方物,高祖为设九部乐以宴之。

⑶朝贡不绝

贞观初,林邑国王范头黎遣使献火珠。五年,又献五色鹦鹉,精识辩慧,善于应答。太宗怜之,并付其使,令放还山林。自此朝贡不绝。

⑷女王传国

贞观中期,范头黎卒,国内动荡,几易其主。后国人立范头黎嫡女为王,国内始安。

第九位:婆罗门帝那伐帝国王阿那顺:民俗风情:天竺国,即汉之身毒国,或云婆罗门帝(地)。人皆深目长鼻,多服锦罽,上为螺髻于顶,余发剪之使卷,俗皆徒跣,衣重白色,惟梵志种姓,披白叠以为异。不杀生饮酒,书于贝叶,骑象而战。《 唐会要》记载:天竺。即汉之身毒。或云摩伽佗。或云婆罗门。地在葱岭之南。去月氐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余里。其中分为五。南天竺。南际大海。北天竺。北距雪山。四周有山为壁。南面一谷。通为国门。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南连。但隔小海而已。西天竺。与罽宾波斯相接。中天竺。据四天竺之间。国并有王。而俱以天竺为名。隋炀帝志通西域。诸国多有至者。惟天竺不通,帝以为恨。当武德中。其国大乱。其嗣王罗逸多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威势远振,刑政甚肃。贞观初年。中国沙门元奘至其中国。天竺王尸罗逸多谓元奘曰。吾闻中国有圣王出。作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说秦王之为人也。元奘具言圣德。王曰。信如所言。我当自朝也。至十五年。自称摩伽佗王。遣使朝贡。上乃遣云骑尉梁怀璥往通其国。尸罗逸多惊问诸国人曰。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人至吾国乎。皆曰。未之有也。乃遣使随怀璥来朝。至二十二年四月。遣使右卫长史王元策奉使天竺国至。尸罗逸多死。其国大乱。发兵拒之。元策御战不敌,挺身宵遁。至吐蕃。发精锐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兵七千骑。元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大破之。虏其王以归。太宗大悦。谓侍臣曰。夫人耳目玩于声色。查寻更多资料请至宋朝吧口鼻耽于臭味。此败德之源。若天竺不劫我使人。岂为俘虏耶。昔中山以贪宝取敝。蜀侯以金牛致灭。莫不由也。是时。就其国得方士那逻迩婆娑寐。自言年二百。云有长生之术。上深礼之。馆于金飙门内。造延年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延历岁月。药成。服之无效。后放还本国。天授三年。东天竺王摩罗枝摩。西天竺王尸罗逸多。南天竺王遮逻其跋逻婆。北天竺王娄其那那。中天竺王地婆西那。并来朝贡。及中宗睿宗两朝。并献方物。

现存婆罗门帝那伐帝国王阿那顺石刻雕像底座



⑴摩伽朝贡

婆罗门帝国即天竺国,唐时亦称印度。武德时,天竺大乱,其嗣王尸罗逸多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用时六载,统一天竺。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自称摩伽陀王,遣使朝贡,太宗降玺书慰问,摩伽陀王拜受敕书,复遣使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

⑵玄奘求法

贞观十年,玄奘法师至天竺求法,取梵文经纶六百余部而归。

⑶那顺篡立

贞观二十二年,天竺大臣那伐帝阿那顺(或译作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唐使王玄策至天竺,阿那顺发兵攻玄策,玄策率从者三十余人与战,悉为所擒,玄策脱身宵遁。

⑷擒服那顺

王玄策逃至吐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一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余骑赴之。玄策率两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馎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玄策追击,擒阿罗那顺、其妃及王子而归。

第十位:新罗乐浪郡王金真德:新罗(英文音译: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历史上曾经长期被来自日本的倭人势力控制,更一度向日本称臣纳贡。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属于中国后为高句丽(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夺取的的汉乐浪、带方故地(当时唐军主力用于其他地区,后来新罗向唐朝请罪并且称臣,唐朝不再追究),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新罗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民俗风情:妇人发绕头,以采及珠为饰,发甚长美。风俗与高丽、百济略同。高丽风俗 衣裳服饰,惟王五彩,以白罗为冠,白皮小带。其冠及带,咸以金饰。官之贵者,则青罗为冠,次以绯罗,插二鸟羽,以金银为饰。妇人加巾帼。百济风俗 其王服大袖紫袍,青锦袴,乌罗冠,金华为饰,素皮带,乌革履。官人尽绯为衣,银华饰冠。

⑴遣还女乐

新罗本弁韩苗裔,处汉之乐浪郡地(今韩国之地)。妇人以发绕头,以采及珠为饰,发甚长美。贞观五年,新罗王金真平遣使献女乐二人,皆鬒发美色。太宗怜其远来,必思亲戚,付与使者,听遣还家。

⑵同破高丽

贞观五年,新罗王金真平卒,无子,国人立其女金善德为王。贞观九年,唐册命金善德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贞观十七年,上表言高丽、百济累相攻伐。太宗劝阻高丽,高丽不听,因发兵击高丽,诏新罗纂集士马,应接大军。新罗发兵五万,入高丽界,攻破水口城。

⑶真德嗣立

贞观二十一年,金善德卒,其妹金真德立,加授柱国,封乐浪郡王。金真德遣使来朝,优礼甚厚。

⑷女王上颂

唐高宗继位,金真德织锦作五言诗《太平颂》以献,文云: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偕日月,抚运迈陶唐。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外夷违命者,翦灭被天殃。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照我唐家光。

第十一位:突厥颉利可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咄苾:突厥汗国(552年~630年,682年~745年)是六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民俗风情:被发左袵,食肉饮酪。

⑴兵临渭水

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启民可汗第三子,武德三年袭兄处罗可汗嗣立。时突厥兵马强盛,控弦百万,颉利承父兄之资,有凭陵中国之志,因连年南侵,贪求无厌。高祖以中原初定,不遑外略,每优容之,赐与不可胜记计。武德九年八月,太宗新嗣立,颉利率其侄突利小可汗,联兵十余万,连陷泾州、武功、高陵,屯渭水北岸。癸未,太宗出玄武门,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又挺身轻出,指麾布阵,颉利大惧。次日,颉利请和。乙酉,唐与突厥于渭水便桥斩白马而盟,颉利引兵而还。

⑵袭破定襄

颉利继位,委任诸胡,疏远宗亲,诸部携贰,又连遭大雪,六畜多死。贞观三年十一月,太宗以行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众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时颉利可汗建牙于定襄(今内蒙古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破颉利牙帐,颉利引军逃遁。

⑶完胜铁山

颉利既败,窜于铁山(今内蒙古 )。李靖、李世勣会于白道,相与谋曰: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靖遂勒兵夜发,世勣继之。靖使苏定方为先锋,乘雾而行,去颉利牙帐七里,颉利方觉,因乘千里马先遁。靖大军至,斩首万余级,擒颉利子叠罗施,杀颉利妻隋义成公主。

⑷烟阁起舞

颉利连败,旋被擒俘送京师,授右卫大将军,突厥遂亡。高祖闻擒颉利,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亦何忧哉﹗乃召太宗与贵臣十余人及诸王、妃、公主,置酒凌烟阁,酒酣,高祖自弹琵琶,太宗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

第十二位:突厥突利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什钵苾:阿史那氏,名什钵苾,始毕可汗之子,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630年,唐灭东突厥,五月,以突利为顺州都督。631年,突利可汗入朝,至并州病卒。

⑴秦王兄弟

突厥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始毕可汗嫡子,颉利可汗之侄,尚隋淮南公主。颉利立,以为突利小可汗,建牙幽州之北。武德初,太宗为秦王,突利深自相结,太宗报以恩义,约为兄弟。

⑵豳州退兵

武德七年,颉利胁迫突利,举国入寇,连营南下。秦王引兵拒之,遇于豳州(今陕西彬县),勒兵将战。秦王阵前质问颉利,颉利笑而不应。秦王又前,言于突利: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来攻,何无香火之情也﹗突利亦不应。颉利见秦王轻出,又闻香火之言,疑突利与秦王有谋,因逡巡不敢战。后秦王又遣说突利以利害,突利听命。颉利欲战,突利不从,颉利遂与秦王盟誓而还。

⑶自拔投款

颉利可汗穷兵黩武,征兵于突利,突利拒之不与,由是叔侄有隙。贞观三年,为颉利所攻,遣使乞师。太宗以兄弟之故,遣军屯并州以接应,突利乃率其众来奔,太宗礼之甚厚,授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

⑷国之藩屏

贞观四年,唐灭突厥。太宗以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其率部落就官。太宗诫之曰:尔祖启民挺身奔隋,隋立以为大可汗,奄有北荒,尔父始毕反为隋患。天道不容,故使尔今日乱亡如此。我所以不立尔为可汗者,惩启民前事故也,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国法,勿相侵扰,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贞观五年,突利病亡,太宗为之举哀,诏中书侍郎岑文本为制碑文。

第十三位:突厥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东突厥贵族,唐朝初期著名将领。处罗、颉利可汗在位,为夹毕特勤。武德(618~627)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太宗赐以国姓,为李思摩。石刻像不存但墓志1992年出土。该墓志:志盖厚15.5厘米,底边长64.5厘米。四刹饰死神,盖面篆书“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兵部尚书李君铭志”。正方志石。后13厘米,边长64.5厘米,四侧饰十二生肖。志文正书34行,满行35字。

⑴得赐国姓

阿史那思摩,颉利可汗从叔。武德初,数来朝贡,高祖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李靖、李世勣大破突厥,颉利逃亡,部落离散,唯思摩追随不弃,竟与同擒。太宗嘉其忠,诏赐国姓,除右武候大将军、北开州都督,使统颉利旧众。

⑵册封可汗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颉利旧部,颇思北归,乃授李思摩乙弥泥孰(亦作熟)俟利苾可汗,赐以鼓纛,使建牙于突厥故定襄城,突厥及胡在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还其旧部,使世作藩屏,长保边塞。太宗御齐政殿饯之,思摩涕泣,奉觞上寿曰:奴等破亡之余,分为灰壤,陛下存其骸骨,复立为可汗,愿万世子孙恒事陛下。

⑶轻骑入朝

思摩建牙突厥故定襄城,数为薛延陀所侵,太宗遣将北征,逐薛延陀于漠北。而思摩短于抚御,众不惬服,悉弃思摩南渡河,请处于胜、夏二州,太宗许之。思摩既失众,轻骑入朝,太宗嘉其忠贞,以为右武卫大将军。

⑷圣主吮血

贞观十九年,思摩从太宗征辽。五月丙申,攻白岩城(今辽宁辽阳市东燕州城),思摩中矢,太宗为之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贞观二十一年,思摩病亡,陪葬昭陵,为冢象白道山。

第十四位:突厥答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唐初名将,突厥王族,处罗可汗次子。贞观九年(635年),社尔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此后,社尔随侯君集平高昌,封毕国公,又先后征讨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永徽六年(655年),社尔去世,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谥曰元,陪葬昭陵。

⑴辟地称汗

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子,颉利可汗之侄。年十一,以智勇称于本蕃,为拓设,建牙于碛北,在位十年,无所课敛,诸首领咸畏而爱之。武德九年,为薛延陀所败。贞观二年,率其众西走,保于可汗浮图城,引兵西上,袭破西突厥,半有其国,得众十余万,因自称答布可汗。

⑵归国尚主

贞观四年,唐与薛延陀联袂,共灭突厥,社尔乃亲率五万余众讨击薛延陀,大战数番,不能取胜,乃西走高昌。贞观九年,率众内属,拜左骁卫大将军,太宗以妹衡阳长公主妻之,除驸马都尉,顾待甚隆。

⑶廉慎为誉

贞观十四年,社尔随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讨伐高昌,灭国之后,侯君集以高昌宝物美女赏赐将士,社尔以未奉诏旨,秋毫无所取。师旋,太宗美其廉慎。

⑷灭并龟兹

贞观二十一年,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进击西突厥,连战皆克,攻破拨换城,灭龟兹国,俘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以归。永徽初,迁右骁卫大将军。永徽六年卒,陪葬昭陵,为冢象葱山,以旌破西突厥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