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不快乐,是因为你少吃了一碗饭

 东方竹马 2015-09-15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现在的中国人,都不能说是一个快乐的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快乐的群体。

至于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虽然我们可以罗列出来诸如什么没信仰,爱攀比等等原因,然而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根源性的问题,则在于中国人很长时间以来,就已经失去了品味快乐的能力。

形象的说,生活本来是道滋味汤,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在懂得欣赏的人的口中,味道无穷,快乐无限。对于不懂得品味的人来说,汤和刷锅水也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失去了这种品味能力,人们倒也未必就永远没有快乐了,而只是由此将大幅度的削减快乐的数量与程度。

因为所谓的快乐,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本质是因为获得了某种满足感,而产生的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的愉悦感。

所以,如下图所示快乐本来有两条来源:


第一种是比较低级的,通过物质的满足感,间接转化而来的。比如,我们买了一件心仪的商品,吃了一道美味的佳肴等等,其所获得的满足感,就属于这一种。之所以说它低级,是因为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有这种快乐,绝大多数动物也有。

第二种是比较高级,是为人类所独有的,通过纯粹的精神生活,而直接输入的快乐。比如,我们读了一本让自己感动的书,或者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某个人,所产生的快乐,就属于这一种。

但是,针对后一种输入方式,需要当时人具有一定的欣赏和品味能力,因为这种快乐的产生,其实是一个心与物相应的过程——只有心中先存有这种美好,甚至是向往这种美好,那么当美好出现的时候,快乐才会在心中油然而生。

就像如果不是朝思暮想,即使是一个美人从我们眼前经过,至多也不过是如见蝴蝶飞过耳。只有事先心中有了那么一分期待,才会产生随着对方脚步,而砰然心动的感觉。

所以《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而说中国人基本上赏识了品味快乐的能力,所指的就是在这方面——品味纯精神层面的快乐,或者说通过纯精神的渠道,来获取快乐的能力。

而且,通过前面分析,原因我们也已经找到了,那就是中国人心中装的“美好”,数量太少,品种太单调。

所以,即使美好显现在眼前,也难以唤醒其心中的快乐。甚至,对已经获得的快乐,也不以为然,弃如敝帚。

所以,中国人的快乐的来源,基本上就从两条,变成了一条——至多算一条半不到,其快乐的不足,就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问题并不仅仅限于此,因为它不仅将直接的降低我们的快乐感,还会在我们的快乐中塞进痛苦,在提高快乐的成本的同时,降低快乐的品质和持久性。

因为,如果快乐是需要通过物质的满足来转化的话,那就意味着:

首先,无论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都必须要去获得某种物质——这很可能是一个令人厌烦的,痛苦的过程。比如,为了赚到些许薪水,而去打一份令人厌恶的工,就是这种感觉。不用说,这将把痛苦强行的塞进我们的所谓快乐之中,并因此而降低我们快乐的品质。

其次,这种基于物质的快乐,自然也会物质过程的过去,而迅速的结束。比如,一次为了展现自己并没落后,而进行的而旅行所带来的开了,自然会随着旅程的结束,而迅速的归零。(至少对于大多数,对整个旅途中所遭遇的人文山水的内涵,几乎全无了解,而仅仅是为通过照片证明曾经来说的人而言是这样)

一方面,是得来不易,甚至是夹杂这苦涩;另一方面,则是消失的很快。所以,我们真的很难说,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还是一个昂贵的痛苦的循环。

而这也是两种不同渠道生成的快乐,最大的差异之所在。因为,通过纯粹的精神过程,获得的快乐,通常来说是长久的——比如,我们读到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每当回想起来的时候,都会会心的一笑;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美人的身影,也会在回忆中,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之心醉。

这种快乐,即使未必能与我们相伴终生,但是相伴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总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中国之所以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在中国的大地,真的缺少快乐,而是因为当今的国人缺乏通过纯粹的精神方式,来获得快乐的能力。甚至是有意识的,对这种原本廉价而持久的快乐,不以为然。而将自己的快乐,紧紧的联系在物质之上,认为只有贴上了某种标签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而且那个标签上的价格标注的越高,就越是值得追求的快乐。

用庄子的话说,这种快乐就是有所待物——必须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外部条件的满足的快乐。

有所依赖于环境,于外物,就必然要随着外物的得失而有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的心情不能自我把控,始终是随着周遭的变化而起伏,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庄子说: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形化就是自身条件,乃至外部环境的变化。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客观的根源。中国人,之所以无限深情的拜倒在物质的脚下。实在是因为,我们不仅度过了很长的一段物质匮乏期。而且这还是一个,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备受屈辱的时期。

所以,人们必然产生推崇物质,甚至崇拜物质,进而将物质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枢纽,视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的心理。

简而言之,就是除了物质,少有所好。

所以,如果要医治国人的心病,根本的一条就在于,重构国人的价值观,让人们在物质之外,更有所好。

就像孔子说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重新打通人们通过纯粹的精神过程,来获取快乐的通路。

这个“好”的对象是什么呢?

是超越物质的,或者说不需要依赖物质的,精神上的满足感。

如果,这么说过于抽象,而高大尚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它视为真实的自我——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用真实的自己去与物质做交换,那么快乐自然就会在你身边。


作者:朱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