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木雕成了建筑、家具最重要的装饰手段。 说到雕刻,大家想到的大部分是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等传统的木雕工艺,主要由“原坯拓样”、“纹样粗凿”、“轮廓修饰”、“精工铲雕”、“修磨处理”五部分构成。 以浮雕为例,首先常用于浮雕的传统工具,就有四大类:凿活类、铲活类、修活类和辅助类工具。 工艺步骤和工具使用技法结合紧密,构成了雕刻技术的主体。 对于喜爱DIY的木友来说,传统手法过于很繁杂,于是,就有了新的“雕刻”:木工肌理手法。 这种手法被称为“粗犷也是一种优雅”,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组合出多样化的“雕花”。 这种简化了装饰,采用粗野的木工雕刻,保留了木材的木色和肌理,增加了几分历史沧桑感,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两种新的雕刻手法,看“粗犷”如何变成一种优雅,也许看了这个,你也会变成艺术家哟! 平刀块面法 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狠、准,刀刀相符、爽气不腻。 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骼、肌肉简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各类形状。 平刀块面法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 当然你也可以只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他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 因为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 为浮雕的表面处理,俗称“麻底子”。这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作用的表现手法。 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 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另一方面是粗糙毛涩,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 讲完这两种雕刻方法,你还不想立刻拿起刻刀,给自己雕朵花吗? 亲手雕出的花, 适合最爱的他(她) 这可比简单粗暴送人鲜花有诚意得多啦! ------------------------------------------------------- ——整理良木雕客——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