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绘画《东园图卷》

 百了无恨 2015-09-16

文征明《东园图》:园中春气袭人、松柏苍翠、亭台榭阁

明代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是文徵明于61岁(明嘉靖九年,1530年)时绘制,表现了东园雅集时的情景。

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徐霖篆书东园雅集

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嘉靖庚寅秋徵明制

东园位于南京钟山东凤凰台下,原是明代开国重臣中山王徐达的赐园,名为“太府园”,后来其五世孙徐泰时加以修葺扩建,辟作别墅,更名“东园”。

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湛若水书法题跋《东园记

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陈沂书法题跋《太府园宴游记

文徵明东园图卷局部大图

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金陵作为六朝京城和南唐旧都,又是明季开国京师和后来的留都。随着城市的不断繁荣发展,加上科举贡院的设立,这一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吸引了许多外地文人骚客、学士考生流连于此,因而营造出文气盎然的别样氛围。文征明与南京有着难解之缘,早年客居此地期间,曾与庄昶、顾璘、王韦、徐霖、许隚、姚明山、严宾等名流才俊谈艺论道,交游唱咏,诗酒风流,受益良多。嘉靖六年(1527年),誉称文坛“金陵三俊”之一的陈沂即将离开南京,一群知交雅集金陵城东南隅的东园,特地为他饯行;次年陈沂撰文《太府(傅)园游记》,专门追述这一风雅之举;嘉靖九年(1530年),已逾花甲之年的文征明又以《东园图》为题,丹青叙事以纪其盛,借画寄托了自己的真挚感思,并将该图卷赠予东园主人。数百年来,南京东园几经沧桑、旧貌难觅,而这幅代表文征明工细写实风格的得意画卷《东园图》(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126.4厘米),在历经沧桑变迁之后,如今却被保存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内。

据明代《正德江宁县志》、当代《秦淮区志》等载,明代南京东园(现已开辟为白鹭洲公园)乃“十里秦淮”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原称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为明太祖朱元璋赐予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的私家园地。后来徐达六世孙徐天赐,将原本属于其侄、徐达七世孙徐鹏举的太傅园,夺取占为己有,并在此修建东园。整座园林秀美无比、蔚然大观,“为金陵池馆胜处”。人称“东园公子”的徐天赐,“能文章,喜宾客”,因而时常与一些文人雅士逍遥园内,品茗觞咏,探幽赏胜,尝有《东园集诗》行世。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时,也于东园内设立钓台为乐。晚明文学家王世贞在《游金陵诸园记》中赞叹:金陵诸园林中,“若最大而雄爽者”,当属东园。他还记述了万历年间游览该园时的情形:“初入门,杂植榆、柳,余皆麦垅,芜不治。逾二百步,复入一门,转而右,华堂三楹,颇轩敞,而不甚高,榜曰:'心远’。前为月台数峰,古树冠之。堂后枕小池,与'小蓬莱’对,山址潋滟,没于池中,有峰峦洞壑亭榭之属,具体而微。两柏异于合杪,下可出入,曰:'柏门’。竹树峭茜,于荫宜,余无奇者。已从左方窦朱板垣而进,堂五楹,榜曰:'一鉴’,前枕大池,中三楹,可布十席;余两楹以憩从者。出左楹,则丹桥迤逦,凡五、六折,上皆平整,于小饮宜。桥尽有亭'翼然’,甚整洁,宛宛水中央,正与'一鉴堂’面。其背,一水之外,皆平畴老树,树尽而万雉层出。右水尽,得石砌危楼,缥鳅??飞云霄,盖缵勋所新构也。画船载酒,由左溪达于横塘,则穷。园之衡袤几半里,时时得佳木……”尽管当时园主徐缵勋(系徐天赐第六子,曾任朝廷锦衣卫指挥)又在其父原先筑园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人们仍可想见嘉靖六年(1527年)文征明与陈沂等人雅集东园时的秀丽景色。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东园图卷》
东园是明代金陵城南闹市中一片难得的悠闲安谧之地,而文征明的《东园图》则乃当时画坛比较流行的“别号图”之类的画作,该画卷大致可分为三段图像叙事。人们从右至左徐徐展卷品览,细细触摸把玩:通往园门的鹅卵石径上,衣着灰衫的东园主人,正在出门迎客。一位红衫客人神采奕奕,漫步前来赴会,一仆童携琴尾随其后;画面中心所绘则突出主题,四位文人骚客正在一座轩堂内围桌展卷,津津有味地品诗赏画,一童手捧卷轴恭候侧旁,所绘人物栩栩如生;另一童手托茶盘走近该屋,似乎还在与红栏旁一坐者答话;人们隔池而望,倚岸水榭中还有两位雅士闲敲棋子、对弈正酣,形象描绘逼真、颇为传神。园中春气袭人,清风吹皱一池涟漪,对岸的竹篁小径上,另有一位仆童持盘匆匆前往送茶。
文征明《东园图》:园中春气袭人、松柏苍翠、亭台榭阁
通过文征明的《东园图》画卷可见,该园之内松柏苍翠,修竹蔽天,花草芳馨,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汩汩不息,朱漆栏杆,曲折回环,亭台榭阁,历历在目,造型优雅的湖石点缀其间,毫无闹市中的喧嚣与杂沓,十分引人入胜,颇有一种清虚幽谧、豁然悠远的恬雅情境。画卷右上端落有文征明的手笔“东园图”三字,右下角另钤阴文“文征明印”、阳文“征仲”方印;左端画尾则以楷书款署“嘉靖庚寅(即嘉靖九年、1530年)秋征明制”,随后又钤有阳文“停云”圆印、“玉兰堂印”方印。《东园图》引首隶书“东园雅集”四字,为当时寓居金陵的戏曲名家徐霖手笔;卷尾另外裱有二文,分别系南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的楷书《东园记》,以及陈沂的行书《太府(傅)园游记》。湛若水在《东园记》中纵情咏叹:“独乐而不若与人,与少不若与众,东园子天下之贤公子也,所与游皆天下之贤士大夫也……”读来意境高远、思绪绵延。人们跨越时空与昔贤心灵对话,悉心体味历史,遥想魏晋风流,同样别具情怀。
文征明《东园图》:园中春气袭人、松柏苍翠、亭台榭阁

文征明在《东园图》画卷的创作中,主要以散点透视法构置图像,布景疏密有致、巧妙得当,运笔入画以中锋为主,兼施侧锋,笔墨古拙秀润,线条细劲连绵,图景勾写细谨,以浅绛、藤黄、花青、石绿、朱红、胭脂等填色敷染,精工细致入微,色彩变化丰富又不失淡雅之致,而且相互和谐统一,画家还用点苔提神。丹青挥洒之中颇有赵伯驹、赵孟頫等前贤遗风,属于清丽秀逸的“细文”一类典型画风。整幅画卷气韵生动迷人,格调清新恬幽,画面灵秀雅丽,充溢着闲适安逸的文人意趣,毫无工匠俗气,可谓笔精墨妙、情景交融,十分赏心悦目。画家以富于抒情的丹青笔触,为人们展示出昔日文人心中的理想境地。

从美术史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主体性追求,虽然描绘的大都是客观自然现象,其实所表现的正是画家内心的山水意境。元代之前的山水画,尽管创作者的胸壑中不乏特定的地理环境指向,但在画作的题识中却几乎都未体现出来。这种现象直到元季才有所改观,实景山水画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入明以后,朝野推崇前代院体画风格,艺坛“浙派”风靡一时。明代中叶社会监管有所宽松,才人韵士的游宴、雅集等活动遂兴。随着画坛“吴门四家”的翘然崛起,文人尚趣画风亦有了较大发展。相对于纪事画游、隐逸卜居、品茗清谈等题材而言,交游雅集也是画家表现文人生活方式的重要题材之一。纵观《东园图》画卷可见,世俗享乐与神采意趣,也是文征明晚年精神世界和内在性灵的真实流露,这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文人悠然隐居、纵情山水的生活情操。

文征明《东园图》:园中春气袭人、松柏苍翠、亭台榭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文征明流连金陵后,还曾绘有一些反映当地自然景致和历史风貌的画作。如晚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记述:文氏《金陵十景图》册页“画法精细古雅,详其笔趣,盖盛年作也”,然因种种缘故,现已不存于世。又据清代《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三编》称,文征明另绘有《石城草堂图》,以及为金陵名园市隐园园主、钱塘(今属浙江杭州)文人姚咏创作过《市隐园图》,这两幅画面上的作者题诗尚有记载,可惜昔日曾典藏清宫的画迹皆已散佚。
「名画记」文徵明《东园图卷》,构图精巧,雅润秀莹

文徵明为明代中期的画林高士,名列“明四家”之一,才华富集、品性翩逊,其画多呈淡润盈幽之趣,其中尤以园林画最能彰显其闲情雅韵。文徵明钟情于造园之艺,喜作园林之画以摹苑居之境,且用笔轻盈,构图精绝,设色雅逸,形成了雅致幽恬的独特风格。

「名画记」文徵明《东园图卷》,构图精巧,雅润秀莹

我国现代园林学大家、丹青妙手陈从周在其造园名著《说园》中曾论述,造园之肯綮在于“精布局,腾挪摆置运用之妙,楼台亭阁乃现丘壑林石,此即古之所谓章法者也”。由此得见,园林得以精致呈现的核心关键在于主体建筑的置放设计,园林入画需以巧思构图布局。

「名画记」文徵明《东园图卷》,构图精巧,雅润秀莹

文徵明天资奇高,又钟情园艺,曾参与姑苏拙政园的设计建造,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表现了然于胸、自有心得。文徵明善于将即景之物重新设计,能够灵活利用纸上的空间实施中心烘托、左右对称、上下呼应、夹框抑扬等各种章法,这也使得其园林画充满了精妙妍秀的构图特色,于一叠一置间楼台阁榭尽现。


「名画记」文徵明《东园图卷》,构图精巧,雅润秀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