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源雅墅—艺墅 · 忆家

 杂乱无章周敬平 2015-09-16

桃源雅墅—艺墅 · 忆家


中国最美在婺源,婺源最美在庆源。因为在这,所以是最真实的感受。


最初跟克哥来到这个隐秘的小山村的时候,就已感受到了“水不通舟陆不车”这样一种原生态。不比秋口的李坑,商业气息也没有那么浓厚,却给小桥流水人家保留了更多古朴与清新。时值盛夏,空气中的燥热感让人无所适从,学着老家人冲着山那边喊一声“哦喔……”,还真有习习凉风吹来,让我清醒不少,也让我愉悦许久。驻足于此,在大山的怀抱之下,真有些“桃源深处是吾家”的感觉。


是的!艺墅忆家的福绥堂,就在这,这个隐居山林间的世外桃源;就在这,每个妆点福绥堂的工匠都是艺术家,不愿破坏原有的幽静,又绞尽脑汁的为其注入新色彩,打造一个现代艺术和古朴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驿站—艺墅忆家。


带着家人,带着爱人,捡上几件干净舒适的衣衫,就在这住下,透过窗沿的木雕花,看看屋外成群结队觅食的小鸡。晚饭后,沿着小溪走走停停,多么休闲舒适的乡村隐居生活。


约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带上你的画具,相机,拍拍沧桑古朴的古瓦戗角,画画蓝天碧岭映衬的粉墙黛瓦。清晨,各位名人大家虽互不知姓名,可在凉亭里泡一盅清香的高山绿茶,缕缕清香共伴文人雅集……


当然,艺墅忆家想做的更好需要深度挖掘出那些鲜为人知的厚重历史。在这期间,大家就跟着我们看着她像姑娘般清洗梳妆,可好?


今天,小编想带大家去庆源看一眼,看一看我们在的地方。


有人说,来庆源—邂逅遗世的江南古村落。我想庆源确实是世间遗落的明珠。


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略过两侧星星点点的梯田,突然发现这有一个村子,在大山的庇护下,宁静而安详。


初进村子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反而会觉得些许拥挤,但到了真正的村口时,你真的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欣喜。一条窄窄的小溪,房屋沿小溪而建。那是原生古朴的小桥流水人家!


福绥堂刚好就在这村口上,向着小溪。要走过小溪上的青石板桥,走到对面,然后才能走直通大门的石桥到宅子里,其实,这多的是一份闲情逸致。


站在青石板桥上,会看到宅子的围墙上爬满了青苔和一些不知名的植物,郁郁葱葱的。延伸一下视角,院子的最里头和最外头有两颗千年古树,罗汉松枝繁叶茂的往外伸展,历经风霜的紫薇树刚好将村中那颗千年银杏树与罗汉松连成了一条线,粉粉嫩嫩的紫薇花在碧绿的古树间,煞是好看呢!进了院子,水泥地的缝隙里还有青青绿绿的小草、嫩苗和着新鲜湿润的泥土在顽强生长,自然界的一切总是这么神奇。


与其他的一些老宅相比,福绥堂算是一个精致而小巧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楼是正宗的徽派建筑,前厅后厅都有气派而深幽的天井,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右边的副楼却是一个苏派建筑的两层楼,内饰是仿造民国时期南京总统府,恢弘气派。两栋楼房不是同时修建的,但距今也都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木头房在经历多年之后最是破败了。在还原楼房最初的样子的时候,每一根梁子都需要小心注意,要想打造成“艺墅忆家”这样一个文化驿站,是需要费些时日的。


宅子里现在还有些许个木匠工人在敲敲打打,木雕,石刻,只是为了还原那最初的艺术。


那就来外面走走吧!


山里的温度总是会比外面的温度低那么几度,空气中的热量在山风吹来时也会消减。我沿着溪畔的青石板路,数着步子,慢慢悠悠的荡着。潺潺流水的小溪虽然不深,但是村民们利用地势,用石头堆成了高低落差的样子,水流从上面冲下去,发出大大的水声,在这个静谧的村庄里,伴着溪畔坐着的妇人的土话乡音,感觉真好!


我并没有继续沿着小溪走下去,而是坐在查记酒坊门口的木制回廊上吹着风,看着小溪里那些动作敏捷的小鱼游来游去,与来往的村民打打招呼,仿佛我就生活在这,好久好久了……



来源:人文段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