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帅老师

 昵称27758784 2015-09-16

耿帅老师在2012年潍坊市初中思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的点评

                (根据记录整理)

一、    凸显的亮点

1、         比较好地实现了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结合

(1)   所有参赛教师都能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有变通地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

(2)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尤其是本土生活,积极落实三贴近原则。

(3)   德育目标明确,坚持人性的养育,积极回归思品课的本原。思品教学的

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考多少高分,应立足于孩子

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法律素养的提升,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和认识,在孩子

们健康成长的大旗下,成绩只是副产品。

2、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基本杜绝了勾画背的老套路,

课堂中,教师多以交流、对话的方式向学生输送自己的信息,真切倾听学生

观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态势比较好,生生互动、师生交融,在

丰富的教学情境中有机融合观点,交流思想,切实体验和感悟。

3、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大都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力图帮助

学生深切领悟,实现情感的体验、内化和外显。

4、教学行为、教学素材的选择都都比较好地接地气——即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但部分教师的材料及所设计的问题还是出现低幼化、简单化的倾向。

5、         各参赛教师的基本素质较好,流程顺畅,较好落实潍坊思品课堂四部曲。

二、应注意的问题

1、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灵魂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显示出知识本位化的倾向。

应遵循寻找育人点——切入育人点——策划有效的情境及活动落实育人点的思路,贯穿问题解决式教学,寻找学生的真问题,在活动与结论之间巧设桥梁,让思维贯穿其中,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以综合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思品课育人的目标。同时要注意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育人点的支撑,不要将某一点绝对化。

2、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不要重形式轻内容

要选择精当的材料,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精妙的问题将知识慢慢梳理总结出来,并积极引导行动。要反思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是否都为课堂的中心服务,是否恰切得当,是否是一种堆积,材料多而滥往往不利于深度解决问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及其前后联系,没有深研课标,调研学情,上网搜材料,改材料,摆脱不了别人的框子,思路混乱,逻辑不清。

3、注重了合作探究,但教师参与力度不够。给人的感觉是教师身在而心没有完全融进去,或者融合的力度不够,不能和学生分享交流具体的事情与感情,没有放下骨子里的师道尊严,不能把自己的感觉、体验、感情及生活放进去。

4、有的课味不对,味不够,没有真正实现“五个充满”,即充满思想、充满观点和规范、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和关怀、充满文化,有的课还是类似于理科知识传授课,没有文化味,我们呼唤有底蕴,显素养的课堂,要坚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符合时代发展、有学科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5、有的课显得生硬、僵硬,在具体环节的处理上,只有情境和结论,缺少过程,没有思维,甚至强拉硬拽,以偏概全。

6、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敢于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课堂中孩子们有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没有作为生成性资源认真分析深究,善加利用,甚至没有理会。学生在预设之外的回答要善加引导,以期没有预约的精彩。

7、注意案例的选择与创新性使用。比如在讲《与诚信结伴同行》时,五位参赛老师都选择了诚信少年徐李砺寒的事例,事例本身贴近中学生,具有普遍性,易引起学生共鸣,但选用的目的不同,切入点不同,有的一例贯之,一气呵成,有冲击力,有的仅用来导课,有的用于解决某个问题,有的截取故事,让学生们续写,设想各种情境并进行点评,在冲突中引导学生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所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建议老师们拿到案例后,要创新使用,且用足用好用尽其合理内核。设置的情境若没有冲突,学生就无话可说,老师就会变着法子围追堵截,或者干脆一脚将学生踢进预设的结论中,无异是课堂软暴力。

8、注意让学生动手。课堂中学生不光应该有思维的活动,要设置有方法支撑、有活动范围领域指导的活动,并注意活动方式的选择,属于学生个人私密性的经历,孩子们不愿当面表达的,可以用书面调查的方式,找出问题,并梳理解决。

9、关于概念的把握要深透。概念虽然不需要孩子们记忆,但其内涵一定要搞清楚,

10、总览十二节课,还存在“十有十无”的遗憾:

有思路,无思想

有活动,无过程

有生成,无应对

有参与,无体验

有配合,无应和

有对话,无共鸣

有声音,无对接

有激情,无激动

有评判,无评价

有表演,无冲突

三、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思品课?

1、让思品课上着天、下着地、中间接空气

上着天即研究课标,贯彻课标要求。任何时候,课标都是根基、核心、是生发点。把握好了课标才会有清晰的课堂脉络与主线。

下着地指贴近学生实际,尤其要注意本土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积极寻找学生身边的资源,尊重学生已有的感悟与体验。

中间接空气指的是吃透教材,要顺应知识逻辑,寻找生活逻辑,并实现两种逻辑的有机融合。

2、思品课要回到本真,回到初始。要深入研究四个要素即“课标、教材、学生、老师”,少下载、摘抄、改造。讲好一节课,正如剥洋葱一样,人要流眼泪,要经历痛苦和折磨。

3、要追求和谐的课堂。

4、要追求安全的课堂。没有课堂软暴力,顺应学生天性,不怕暴露问题,接受并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直言发表见解。

5、实现生活化的课堂。

6、呈现开放的课堂。

7、追求简约的课堂。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教学设计的枝枝蔓蔓要清晰、精致、简约,不要繁杂,力求简约而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