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 线条主义与建筑手绘 我很喜欢手绘,相比起电脑制图我更倾向于用笔表达自己的线条感觉。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准大二的学生,可能技术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我非常想把建筑手绘能散发出来的这种力量带给大家。
这幅图大概是五六个小时完成的,图中为圣保罗大教堂的左立面。 Drawing of St.Pauls Cathedral Drawing of St.Pauls Cathedral(局部) Drawing of Pizza d’ Italia Drawing of LondonTower Bridge Drawing of LondonTower Bridge(局部) Sketch of Guggenheim Museum 这种类型的手绘大概二十分钟完成,线与线之间的排列从而形成面的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体现建筑之间元素的关系。 Sketch of Guangzhou Sketch of LK Houseby Dietrich Undertrifaller Architects Sketch of LK Houseby Dietrich Undertrifaller Architects Sketch of The LakeTravis Residence by Hsu office of Architecture sketch of L-Shaped Home’s Double Height Living Room by Khosla Associates Opens To TheGarden sketch of ideal garden sketch of Museum 以下文字摘自《梁思成的建筑手绘养成记》 “今天读建筑系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进口的各种粗细规格的针管笔或者一次性墨水笔,再也无从体会用鸭嘴笔绘图的艰难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手握高级绘图工具的当代学子们,却再也画不出梁、莫二人那么精彩的图。特别是由于计算机制图的发明,学生们连使用针管笔和绘图板画图的机会都少之又少,而这本应是建筑系学生区别于大学其他专业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筑系的学生不再使用鸭嘴笔、针管笔、丁字尺、三角板、图板和绘图桌,不但失去了建筑师用手绘图的乐趣,同时失去的还有建筑制图中的美感体验,以及通过心手相应来进行建筑设计构思的诸般灵感和快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