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7%左右。为积极适应老年化社会,长春市紧紧抓住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契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把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自我相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深受老年人欢迎并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高度认可。 图为吉林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座谈会参观二道区岭东社区幸福里助老之家 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长春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跟进,于2014年8月在全国较早、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不仅在加快推动养老机构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的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含金量”非常高的扶持政策,同时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依托全市有资质、服务好的15家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城区困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服务券,积极引导老年人进行为老服务消费,不断培育和壮大全市养老市场健康发展。在投资3000多万元,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利用政府公共资源用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市托老中心,分别给予5-10万和30-50万的补贴。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各类社会力量不断涌现,五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也逐渐形成。 一是引入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进社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社会组织自身资源,利用社区平台开展生活照料、配餐助餐、康复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6大类129小项居家养老服务的南关区东风社区“天瑞英杰”服务模式。
二是依托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老年人信息采集、能力评估及服务设计为前提,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采取提前签订服务协议,定期上门服务的办法进行服务供应,为居家老人提供“套餐式”定制化服务的二道区岭东社区“幸福里”定制化服务模式。
三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便民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云技术等“互联网+”科技手段,整合链接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通过手机“APP”和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环等服务终端进行下单,并建立老年人信息跟踪数据库的朝阳区南昌社区“佐佑”服务模式。
四是依托养老机构的设施、场地和队伍,将周边社区老人接到服务机构或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心理辅导等日间照料服务,将专业的机构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和居家老人的绿园区“温馨老年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图为温馨老年服务中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配餐服务 五是利用企业自有房产、人力等资源,独立运营,开设老年大学、银发餐厅、心灵茶吧、巴马养生、图书阅览、网络空间、棋牌娱乐、运动建设、温泉洗浴、生活超市等多个功能服务区,为老人提供日托、家政、文娱、医疗、健康、信息、护理、互助、宜居、个性化项目的绿园区“蒲菁新时代”养老乐园服务模式。 图为绿园区温馨老年服务中心为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打造和推广,长春市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急”等居家养老服务,逐步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个性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满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