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 和田玉,古名昆仑玉,俗称真玉,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原产西域莎车国、于阗国(今中国新疆和田),考古结果证明,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有和田玉。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也称为软玉、透闪石、透闪石加软玉、透闪石加和田玉。和田玉主要分为白玉,青玉和青白玉,碧玉,黑玉,黄玉。 正是和田玉独特美感的功劳,并且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化结合的理念,出现了“君子比德于玉”哲学思想,上升为美的代名词。在比喻其他物体的时候,也往往用温润如玉,如瓷器的境界是要做出玉质感来。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部分主体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化相共融的国家。 和田白玉被国人称为国玉及国产名玉。也被称为古代四大名玉之首。也被称为宫廷玉,也有被称为宁为玉碎不可瓦全的说法。清代乾隆皇帝最喜爱的玉石就是和田玉。 和田白玉和黄玉至古以来即为玉之极品,王逸《玉论》中有黄如蒸粟、白如截肪的记载。黄玉大致可分为粟子黄、鸡油黄和秋葵黄几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温润如玉,温润或油性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
2. 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 3. 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4. 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把玉佩戴在身上,行走的时候呢就会叮咚作响,也是体现了君子不偷听、不偷看,光明磊落的品质。 另外,和田玉还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精光内蕴的美。好的和田子料都是油油的、温润的、触手生温的。我相信古人说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的一定就是和田玉。 和田玉的保养 1. 避免与硬物碰撞 玉石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开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内部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了其完美程度和经济价值。 2. 尽可能避免灰尘 玉器表面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器表面,应以温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冲净。 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如果是雕刻十分精致的玉器,灰尘长期未得到清除,则可请生产玉器的专业工厂、公司清洗和保养。 3. 新玉不宜接触汗液 和田玉要避免接触香水等化学液体。有人认为和田玉愈多接触人体愈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新玉器不能接触太多的汗液,如果接触会使外层受损,影响其原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更忌汗和油脂。 羊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因此不要把新玉器放在脸上和鼻子上去抹油。此外和田玉还要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火烤。 我们会喜欢和田玉,是因为它代表中国人,中国人的内涵、中国人的韧性、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田玉像中国人一样有韧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和田玉的韧性是所有的玉石中最高的,中国人以玉自居,而和田玉就是中国人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最好的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