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感受到爱、见证了幸福

 汉青的马甲 2015-09-17



温馨提醒:建议在 wifi 环境下观看视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往往重视的只是外表,而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的最直接的表现。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童心是很柔软的,稍不注意就会被岁月磨得粗糙而坚硬,父母要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小事上不失时机地培养和保护孩子善良的心。



  一个男孩父母早逝,他在孤儿院有一位与他玩得非常好的女孩。然而灾难降临,不幸的女孩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了,孤儿院中没有太多的经费支付费用,最后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的话女孩仍会死去。男孩的血型和女孩完全相符。当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时,男孩开始犹豫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点头同意了。

  抽血的时候,男孩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临床上的女孩微笑。抽完血后,男孩颤抖着问道:“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瞬间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这个10岁的孩子的心目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把血输给了女孩。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多么勇敢,他甚至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紧握着男孩的手,感动地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女孩吧,我们两个每人都能再活50年!”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幼稚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爱心,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爱心,没有人与人之间发自肺腑的关爱,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进步。拥有爱心不仅会使世界变得美好,而且也会更有助于人自身的身心健康。

  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传播者。孩子的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一、做孩子的道德榜样
  平时在家里,如果父母把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视为必做之事,逢年过节以孝为先;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在吃东西时不忘提醒孩子给妈妈或爸爸也留一份;如果父母平时做到了这些,相信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关爱是一种后天强化的行为,只有父母提供了榜样,孩子才会去模仿,进而转化为自发的行为。因此,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在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二、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
  当看到其他小孩摔倒时,你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那现在那个弟弟一定也摔疼了,我们快去扶起他。”这样,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大多数人在家庭、学校、职员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与家人、朋友、集体处于密切的联系中。爱心的培养需要进行移情训练,即让孩子把自己痛苦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对处于痛苦状态的人产生同情,进而培养他的爱心。

  三、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如果缺乏爱心,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孩子是可怕的,而有爱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有相关调查表明,幼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

  只要孩子愿意养小动物和植物,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允许他去养,并且自己只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而让孩子亲自动手,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小金鱼之类等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让孩子去照顾,这样往往会培养孩子的爱心。

  四、让孩子知晓生活的真实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吃苦头,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尽管我们自己面临着许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尽管我们有许多不快乐和情绪不稳定,但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而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心态的平稳,似乎生活中没有什么艰难,其实这是错误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让孩子从小就学着与父母一起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应该包办,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里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可以做的,也应该尽量让孩子去做。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爱父母,爱朋友,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未来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幸福而安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