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博物院听昆曲 真个是中国好声音

 昵称cVZ45YVi 2015-09-17

 出门在外,总要看看当地的博物馆,这是老毛病了。在南京,自然一定要去南京博物院,这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大馆啊。

进了南博才知道,这里有一个老茶馆,每逢单月在茶馆上演小剧场昆曲折子戏,这想法创意,真是十分的妥帖,在南博听昆曲,太正点了。

老茶馆的昆曲演出,是不卖戏票的,但一定要买一壶茶,才好坐下听戏,10元一壶清茶,这好事儿一般地方是碰不到的,南博果然大气,难怪这里曾经是中央呢。在这儿听戏,颇有旧时戏园子的感觉,好像回到从前。

那天的戏是《千忠戮·搜山打车》、《狮吼记·跪池》、《桃花扇·题画》,本来还有《白蛇传 断桥》,因故未演。

昆曲号称“百戏之祖”,历史悠久,兴于江南,传至全国。昆曲是十分讲究的,说它是阳春白雪,一点都有不过分。昆曲唱腔委婉,曲词典雅,表演细腻,南昆的念白是吴侬软语,一出戏听下来,真是有百般的回味。

南博老茶馆的昆曲,都是规规矩矩的折子戏,没有什么“青春版”“现代版”的花样,我不反对改良,但更喜欢原装形态的艺术,在那儿听戏,踏实地道,一阵阵千回百转、抑扬顿挫的声腔传来,我想,这才是“中国好声音”呢。

如果还有机会去南京,没的说,南博听昆曲去!






































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