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句无心之话,恐影响孩子一辈子

 下午的星星 2015-09-17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

“你能不能快点”、“闭嘴”、“再不去写作业,以后就别想看电视了”、“你真棒”……你跟孩子说过这些话吗?爸妈不仅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重要他人,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孩子的“催眠师”,时刻都在不自觉地暗示着孩子。很多时候爸妈不经意间抛出的一些无心之话,也许只是条件性反射,却会深埋在孩子心里,慢慢发酵成长,产生旷日持久的影响。

文/苏岱仑

“快一点!你到底要我讲几遍!”

“巧虎教的你都没有在听!”

“都几点了,还不睡觉!”

“读书有打电脑这样专心就好了。”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超级熟悉?《亲子天下》曾在脸书(即facebook的直译。新东方家庭教育微信注)粉丝团做了个小调查,问各位爸妈粉丝最常“念”小孩的话语是什么。三百多则家长留言中,不分孩子年龄大小,大约有两百多则,第一名永远都是“快一点”。

“快一点”适用于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各种场合:快点起床、快点吃、快点去刷牙、快点写功课、快点去洗澡、快点关电脑、快点上床睡觉??明明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时,为什么孩子好像觉得他有一百小时,做任何事都拖拖拉拉,只有看电视打电脑不用催?

自己骂小孩的时候火冒三丈,看到原来大家都说一样的话,不禁莞尔。日本教养杂志《AERA with Kids》也调查了三百位家有小学生的妈咪,结果有96%的妈妈每天至少会讲一次“快一点”,但是,若问妈妈是否觉得“其实不说快一点会比较好”,有高达九成的人表示同意,“快一点妈妈”内心很挣扎。

快一点”让日本孩子觉得自己很逊

“快一点”高挂父母常念句榜首,代表其实无效,所以才每天都得说。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不但是无效句,可能还有负面影响。日本新书《换个说法,让孩子重拾动机:引导式对话的五大法则》(暂译)中提到,一项针对日、韩、中、美高中生的调查,日本孩子“觉得自己很逊”的比例是最高的,而让日本孩子觉得自己很逊的教养语言,第一名就是“快一点”。

爸妈无心的话,的确会埋在孩子心里,随之发酵成长。联合心理咨商所心理师邱永林说,曾咨商过一个案,外貌亮丽、也是职场上成功的女强人,但她却否定自己的外表,找对象时也没有自信,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深谈后才发现,原来这名个案小时候,妈妈曾经当着她的面,对外人说她是三姊妹中“最丑、脾气最坏”,她生命里一直带着这句话,且深受影响。

于是,爸妈对孩子的碎念语句,一不小心,就从爆笑疗愈路线,荒腔走板成亲情伦理大悲剧。父母在行使教养语句的挑战,不只是“怎样说孩子才会听”,还有“如何不造成负面影响”,以及“怎样说才能正向引导孩子”。

就算是称赞、鼓励的话语,如果传达的内容不恰当,也会造成错误引导。

《无心的坏话,会寄放孩子一辈子》作者伊莉萨.麦德哈斯(Elisa Medhus)在书中指出,亲子关系虽然从过去的“独裁专制”迈入现今的“民主关系”,但亲子互动模式中仍有两项主要错误一直延续未变:一是我们教出的孩子,得倚赖外界认同才能做决定;二是我们阻碍了孩子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

麦德哈斯认为,爸妈的教养说话术格外重要,不论是责备或是赞美,话语中所承载的讯息,都得避免引导孩子走入这两种模式。

以下是五种大人常犯的NG(no good、差劲的意思,通常拍戏导演会说NG,意思是失败的镜头没有通过,要重新拍。新东方家庭教育微信注)教养句型,多说无益。

一、不自觉的反射性用语

“不要拖拖拉拉!”

“闭嘴!”

“讲几次了还听不懂?”

麦德哈斯书中指出,这一类父母亲常不自觉说出口的反射用语,其实是反映了成年人面对孩子不恰当行为时,立刻弹出的焦虑、愤怒或失望情绪,主要原因是来自成人自己的压力,其实和孩子行为没有什么关系。

反射性话语常带有负面表述,例如“不要踩水”、“不要玩那个”,会让孩子和自己看到“做错什么”而非“做对哪些事”。带有愤怒语气的反射话语更是具有强大杀伤力,只会引起孩子反弹、畏缩或缺乏自信。

二、威胁

“再不关掉电脑,我就把屏幕丢掉!”

口头威胁或许能带来短暂、立即效果,但是孩子会不断侦测大人的底限,和测试这项“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所以除非大人到最后能真的成功变身成妈咪酷斯拉,把屏幕吞了,一旦孩子发现爸妈其实不会真的丢掉,这种威胁是没有用的。

三、空泛的赞美

“你真聪明!”

“你好棒!”

邱永林指出,当听到“空泛的赞美”和“建设性的批评”时,刚开始听者会倾向接受、喜欢赞美的讯息,但久了就发现,有建设性的批评才是最有帮助的。

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詹志禹曾在专栏文章〈赞美的风险〉中写道,许多教育心理学的实验发现,十岁以下的孩子会认为能力是后天的,努力愈多能力愈强;但约十岁以上就会转而认为能力是先天的,需要的努力愈多,代表能力不够强。因此,赞美孩子努力、具体做过的事实,会比赞美结果有效,但也要传达“能力是努力的结果”、“没有努力就不能把天赋发展成为能力”等讯息。

四、主观评价

“这题教那么多次还不会,你脑袋装什么?”

“你从来都不会主动练琴,每次都要大人催!”

当我们责备或批评孩子时,经常不自觉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如“从不”、“总是”造成错误的自我形塑,或是让孩子内心形成“内在判官”,从内在想法、行为举止到外表都十分在意大人的看法。若带有人身攻击的讯息,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暗示孩子本质上有问题。

五、条件交换

“只要通过英语检定,爸爸就买新的游戏软件给你。”

“若每科都考一百分,妈妈就给你一百元。”

麦德哈斯在书中举了自己亲身经历:她在五个孩子尚年幼时,偶尔必须出远门,忍不住对孩子说:“只要你们乖乖听保母的话,我就带小礼物给你们。”结果当她结束旅程,回家等不及亲亲抱抱这些令她挂念的小脸蛋时,孩子们却急切的问:“你带了什么给我?带了什么?”瞬间浇熄她的母爱。

《这样赞美与责备,孩子知道你爱他》作者明桥大二提醒,用金钱和物质来鼓励孩子,可能造成他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才会去做,若缺乏物质奖赏,就不会做。但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是,为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感到开心,所以运用时必须格外谨慎。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行为更好,但仔细想想,我们对孩子吐露的那些语句,应该不会对其他成年人说。爸妈抛出这些话语,有时是基于方便、不必动脑筋、可立刻见效,甚至只是发泄情绪与焦虑等,其实都并非健康营养的沟通。

“谈话”,是当代父母最重要的教养工具。体察话语中的陷阱,反思言谈传递的潜意识或价值引导,是每个父母都应操练的“教养第一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