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提起口腔的卫生,很多人会想到西医,实际上,中医自古以来就对口腔健康非常重视,尤其注重预防保健。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对口腔进行中医特色的保健,引发了很多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出血等,那么中医对于口腔保健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第一招:叩天钟 在央视一套播出真人秀节目《出彩中国人》中,曾有一位山东滨州的81岁“女汉子”王小贝成功把载有3人、总计重达1吨的轿车拖动。主持人撒贝宁当场激动高呼:“铁齿铜牙王小贝!”表演结束后,王小贝还与评委范冰冰喜结闺蜜。节目中,王小贝笑指自己的一口白牙介绍,她自己80多岁了,一颗牙都没掉!她从40岁就开始练叩齿,从不中断。方法是上牙碰下牙160下,注意使牙的前后左右都碰到。平时坐车、洗衣、走路,可以随时练习。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口腔养生方法中有一种叫“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王小贝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个说法。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具体方法如下:先静下心来,口轻闭,然后上、下齿叩击,先叩两侧大牙各20~30次,再叩门齿20~30次。经常做此功,可使牙齿坚固,防治各种牙病,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因此能强壮牙齿,从而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老人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周俊波副主任医师提醒,除了叩齿锻炼,老年朋友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勤刷牙、勤漱口、勤检查。老年朋友要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运用牙线,定期(半年或一年)到医院口腔科给自己的口腔做个专业体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第二,掉了牙及时修补。人的每颗牙齿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哪怕有一颗牙齿出现缺失,也不利于邻近牙齿的稳定,还会使人的咀嚼能力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二招:赤龙搅海 唐代名医孙思邈是古代文献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年过百岁的医生之一,他在其所著的《养生铭》中记载了“晨兴漱玉津”的祛病益寿方法。据传,他每天早上醒来时,都会活动舌头,直至用舌搅出唾液,然后徐徐咽下。这种咽津养生功,道教称之为“玉液还丹”,并把它发扬光大,隋唐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称之为赤龙搅海。俗称“舌功”,即用舌头在口腔里搅动,从而促进唾液的产生。 明代中药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唾液也是不吝赞美之词:“人舌下有四窍,二窍通心气,二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人体口腔的唾液里面的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唾液还能有助于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 练习这个口腔保健方法,首先要心平气静。然后,将舌在口中上下、左右依次轻轻地搅动各9次,先左后右,以舌搅津,通过搅动舌体,以促进唾液的产生,再将练功产生的这些唾液鼓漱十余下,分作三口慢慢咽下。注意用意念送入下丹田。咽津的时候,要汩汩有声,但不宜太猛。经常练习可以固齿健脾。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造字时取意“舌上的水”为“活”字,别有一番深意。 第三招:茶水漱口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内陆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龋齿病的比例高达98.4%。据全国牙防组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平均有龋齿4.18颗,患病率达75%以上;全部换完恒牙不久的12岁儿童平均有龋齿0.88颗,发病率达45%。对于龋齿的发病原因,隋朝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认为,龋齿的原因是饭后不漱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注重饭后漱口这一护齿理念的,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中已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宋末元初的养生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还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蠹且自去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叶含有茶多酚测试表明,绿茶的多酚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和一定的抗菌活性,对致龋的变形链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第四招:中药擦牙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周俊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古代虽然没有口腔科,但是对于一些口腔问题,很多名医也有不少好办法。比如,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有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之称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记载了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