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妈猫爸》各种教育理念的碰撞

 PIAO949 2015-09-18

  用极端的方法,描绘各种教育理念。各方代表不同的观念,大人则是不同观念教育的结果。

  1.罗素爸妈,“宠孩子型的”:幸福家庭,愉快成长。几个在这教育理念下长大的。

  ①罗素:因为宽松的成长环境,成人后就做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吃不起苦,一累就撒娇。觉得他喜欢毕胜男,是有些恋母情节,只有这种女人才治得了他。成长环境中约制力的缺失,从老婆那里补回来。

  我觉得剧中罗素算得上是柳下惠那种了,坐怀不乱。初恋这种攻势下,都能扛得住,已经算是好男人了。被老婆这么虐还能低声下气的求好,很不错了(有点受虐倾向)。

  千万不要交丁诚这种不靠谱的朋友,总是挑事,唯恐天下不乱,一不小心就把朋友卖了。

  罗素自己也是个孩子,能陪伴孩子玩,却忘了作为大人孩子有些坏习惯需要纠正。

  ②罗丹:算是这种教育失败的一种,整天活在梦中。

  没有主见,习惯逃避,被老公欺负,都不敢出声。明知道老公有外遇,却不敢面对。自己不努力,单靠嫁得好,也是不行的。就习惯逃避这点在罗素身上也能看到。

  ③唐琳(董洁饰),虽然喝过洋墨水,但看得出也是在蜜糖水里长大的。

  她也是个梦幻的人,以为如果能弥补当初的过错,抓住当初的人就能反转她不幸的婚姻,她也是不敢正面面对自己失败的人。她是罗素和毕胜男(赵薇饰)矛盾的激化点,她的出现,点出了他们婚姻本就存在的问题——亲子关系极大抢占了夫妻关系。

  唐琳虽然能指导家长,但自己面对时,就像别的家长一样不知所措,所有的办法都没了。

  她代表”欧美教育思想“,有一套对付孩子的理论体系,尊重孩子的成长。但就像现在大多教育专家一样,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家长的身上,让许多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备受压力。却忘了也要给家长空间,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④赵佳乐:无忧无虑,她天真的性格,就是因为太好的环境造成的。她一旦面临指责就只知道哭,丝毫都没有抗压的能力。有个有势力的爸爸,一不顺就会躲进父亲的羽翼中。教育中的不切实际,也是她没有经历过风浪造成的,她国外塑造是件好事。

  2.毕大千,“狼爸”教育:逼迫中学习,高压下成长

  ①毕胜男,杜峰:他们算是这种教育的”成功“案例了,能抗压坚持、顽强。

  剧中他们也算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了。若说精神出轨,他们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也算是了。相似的成长经历,相同的人生目标,使他们很容易聊到一块,走到一块。这种高压下的成长,使他们不断强迫自己,逼迫别人,使周围人喘不上气。

  毕胜男确实是位好妈妈,为孩子牺牲了很多,但她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压力传递给孩子。作为”成功人士“,她可以比过很多人,但对孩子她是无力的,所以她强迫孩子。但她比大多数家长要好,因为她知道反思自己。

  最后几集这个角色处理就像圣母一样,到处拯救别人。最后,孩子们在基地里愉快玩耍镜头,背景做的很假。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想说这种结局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毕然,在父亲的高压下被摧毁,自暴自弃。毕然本来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他有着不同的人脉以及处理手段。最后,发奋图强,但看起来这孩子像是毁了~~

  3.

  毕胜男给出了把老公推离自己身边的方法:

  1)有孩子后,只专注孩子的成长,忽略丈夫的感受

  2)高度的专制,使得老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3)当老公不再与自己交心,就开始怀疑男人是否忠诚

  4)不与丈夫说心里话,不听解释

  女人不能总指望丈夫像剧中罗素一样,整天追着自己跑。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星球,你要告诉他你想什么,他才会知道,才能理解。让他随便猜,可能事情会越来越糟的。

  作者小缪

  电视剧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因为自己家孩子的经历完全符合茜茜这个孩子一开始的设定。

  孩子出生之后,我一心想让她有个美好的童年,过的就像童话里的公主,有意识的抵触一切过早的教育,觉得这会压抑孩子的天性,直到孩子五岁,蓦然发现周围孩子唐诗宋词英语奥数跳舞弹琴游泳轮滑简直是样样俱全,一个比一个神通,一个比一个天才,自己的孩子比起人家的孩子简直是傻。

  再听说小学的学习内容,一年级整年学习内容老师大概两个月代过,因为孩子们都会了,我开始慌神。

  别人家孩子都会了,我家孩子不会怎么办?

  于是我女儿也开始赶场似的,跳舞、弹琴、英语、语文数学……一天忙到晚,比大人还辛苦。

  女儿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因为跳舞时候别的孩子横叉、下腰做的很好,她做不到的时候,她哭着对我说:你什么现在才让我学?别的孩子三岁就开始学了,你觉得丢不丢人呀?

  有了周围孩子的比较,她自己有了压力,是的,很小的孩子就有了压力。她会在一天中花大量时间学习,每天一个小时的舞蹈练功,学汉字、学数学、练琴一个小时,听英语,有空就听,还自己要求学美术,练毛笔字……

  就像很多家长说的,唐琳那套国外的纯粹快乐的教育在中国行不通。

  在中国的这篇土壤上,在中国人几千年那些"严师出高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些理论思想耳濡目染下成长的我们,在这片环境氛围下,孩子如果小时候由着自己的心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长大以后毋庸置疑的会被社会淘汰,沦为社会底层。

  唐琳是有"快乐"的基础的,她上学时候想西藏就西藏,她毕业后想出国就出国,她离婚后想回国在北京繁华地段办教育基地就办教育基地……可是这样有基础的人多吗?

  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固定的,掉吃穿用住人情来往,一年能攒下的钱掰指头数的清楚,如果遇见一场不大不小的生病,或者一些意料之中的特殊事件,这一年说不定攒不下什么钱。

  在这种情况下想以后过更好的生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片中的教育在两个极端。

  要么是极端的自由,要么是极端的刻苦。

  其实我们的生活大多是中庸的,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能有时间培养孩子一些好品质,比如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基础上,引导她用心学习。

  爱好特长,建立在孩子本身有天赋的基础上,保持一到两个足够。

  文化教育,力所能及。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日常给孩子做的。

  关于学区房。

  我本人是极其赞同虎妈的理论。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一个孩子习惯和思维模式以及交友的时期。

  且不说习惯和思维模式这些暂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就说在中国这个人际关系大国,一个成年人身边都是政府要员、成功商人、艺术家;另一个成年人身边都是庸庸碌碌的普通员工,这两个人的基础起点有多大的差距?

  不要说初中再考重点。

  我家两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就是我和弟弟。

  我是一路重点,弟弟小学就在普通学校,初中考的重点。

  现在的情况。。不说也罢。

  身边朋友觉得我特别像虎妈。

  各方面都像,甚至孩子和弟弟和老公。

  作为一个现实中的虎妈,我没有必胜男表现的那么痛苦,大家可以想想唐琳出现之前虎妈的生活。

  说实话,还挺开心的。

  必胜男的口号是: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我的口号是:成功的人为成功找方法,失败的人为失败找理由。

  华丽丽的相似。。。。

  其实是生了孩子以后才变成虎妈的,这是我觉得言传不如身教,以及给孩子打造一个好的经济基础这两个念头的作祟,这几年来自己给自己以切肤之痛的改造。

  很多人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重点培养,这没错。

  但是,我想问的是,那么作为大人们的自己,你自己准备做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实现一些你们难以企及的目标,而不是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完成他们的梦想呢?

  在孩子们刻苦学习,辛苦练功的时候,家长们,你们仅仅只能做到看着孩子成长吗?

  能不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呢?

  电视剧和人生有差距。

  虎妈没有那么痛苦;

  猫爸不敢精神出轨;

  虎妈对小三不会那么心慈手软;

  孩子有了独立坚韧的性格不会那么容易有抑郁症;

  小时候的刻苦不但培养的是学习成绩,也是抗压能力和乐观精神。

  智商的增长看的到,情商的增长能受益终身。

  一家人努力朝着一个目标,心要齐,行动一致,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