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丨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八法治疑难杂症,郑魁山临证经验(独家)

 妙心500 2015-09-18

“八法”治疑难杂病

---郑魁山临证经验

郑魁山(1918-2010),男,河北省安国县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号称“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生于1918年12月,16岁跟随父亲郑毓林学习针灸医学。1942年和父亲赴北平行医。1947年考取中医师,1951年和高风桐等创办北京市中医学会针灸研究班。1952年7月与栾志仁等创办北京市广安门联合诊所。 1953年3月协助北京中医学会创办针灸门诊部。1954年3月任华北中医实验所针灸主治医师,1955?196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兼第三研究室负责人,1970年1月下放后留甘肃省工作。著作有《针灸集锦》、《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曾任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14册,其中《针灸集锦》获甘肃省新长征优秀作品一等奖,日本京都中医研究会1983年翻译成日文出版;《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台湾千华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用繁体字出版;《点校·针灸大全》、《针灸问答》、《针灸补泻手技》,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91年用日文出版。临床和科研实践,创立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灸治疗八法”。



1961年12月,郑魁山与朝鲜实习班留影(后排右三)

图1

在美国演示郑氏针法

图2

郑魁山在为研究生上课

图3

郑魁山和学生黄龙祥合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世界针联执委,右一)

图4


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在长期从事针灸学的临床、科研与教学活动中,郑氏对针灸学理论与传统手法,以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基础理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八法”为指导,努力探索针灸配穴和针刺手法的应用规律。双手操作,重用左手,注意总结疑难杂症的治疗,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对“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去繁就简、精练手法;在古代“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论述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改革旧图,研制新的临床应用盘。兹分述如下:

1.重视“八法”的应用

(1)汗法:是利用经穴和发汗手法,开泄腠理,驱邪外出治疗表证的一种法则。如风寒表证,取风池、大椎、合谷等穴,用烧山火手法,以发汗解表,驱邪外出。

(2)吐法:是在经穴上利用催吐手法,引导病邪从口吐出,治疗痰阻咽喉的一种法则。如类中风和小儿惊风等病,在痰涎壅盛、阻塞咽喉时,用左手拇、食二指紧切双侧旁廉泉或天突穴,候至患者作呕时,速刺该穴,激起内脏反射作用,上涌作呕,即可将顿痰涌出。

(3)下法:是利用经穴和泻下手法以泄实热、消积滞、排除胃肠蓄积、止痛、推陈致新的一种法则。如胃肠积热、大便秘结,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用透天凉手法,以泻热通便。

(4)和法:是利用经穴和平补平泻手法,调和机体之偏胜偏衰、扶正祛邪的一种法则。如邪在少阳,取大稚、液门、外关等穴,用阳中隐阴手法,以调和营卫,治疗往来寒热。

(5)温法:是利用经穴和温热手法消除沉寒阴冷、补益阳气的一种法则。 如虚寒性泄泻,取建里、气海、足三里等穴,用热补法,使之产生热感,以祛寒止泄。

(6)清法:是利用经穴和凉泻法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一种法则。如小儿急惊风,取人中、大椎、行间等穴,用进水泻法,以清热开窍、镇静安神。

(7)补法:是利用经穴和热补法,补益人体虚损的一种法则。如肾元亏损之阳萎,取肾俞、关元俞、关元等穴,用热补法,使热感传至阴部,以补肾益精,培元固本。

(8)消法是利用经穴和不同针法消坚散结、破瘀活血、消肿止痛的一种法则。如玻璃体内的陈旧性积血,取风池、角孙等穴,用烧山火手法,以促其瘀血化散吸收;在囊肿顶端,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胶状粘液,治疗健鞘嚢肿。

上述仅举几例,但临床应用,要灵活掌握,更要注意各法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2.双手操作,重用左手

(1)左手揣穴,右手辅助:是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端摸被针穴处肌肉之厚薄,孔隙之大小,以确定进针的方向和深浅,并将防碍进针的肌腱、血管等组织分开。遇到关节、筋骨覆盖的穴位,右手握住患者肢体行左右旋转、滚摇、屈伸、升降、抬举等活动,使穴位暴露,左手按住穴位,以备右手进针。

(2)右手进针,左手候气:为了进针准确、无痛,得气快,常用“指切速刺法”。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紧切针刺部位,右手持针迅速刺入1?2分,再缓慢进针,左侧押手不动,随时触及针下气至冲动,候到气至,即时应用手法,不能错过时机。针内晴明创用“压针缓进法”,是以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分开上下眼睑,右手持针,在眼球鼻侧泪阜之边缘半月皱壁上缓慢将针压入1?1.5寸(不做捻转提插)。

(3)左手关闭,气至病所:右手将针刺入穴位以后,左手一旦触到针下气至冲动,为使针感向上传导,左侧押手用“关闭法”,按在针穴的下方,右手的针向上推进,两手互相配合,同时努力,才能使感觉传到预定的处所或“病所”。 使用补泻手法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要用“守气法”,根据病情需要保持多长时间,就使感觉保持多长时间,这是针刺手法取得疗效的关键。

在以上揣穴、进针、候气、气至病所和守气几个方面的实践中,都不能只靠右手,不用左手,否则穴位不易揣准,针感不易控制。所以,在针灸临床上,双手配合,重用左手,有重要作用。

3.精简操作手法

郑氏提出了提插、搓捻、关闭、搜刮、飞推、拨动、弹震、盘摇、循摄、搬垫、停留、压按等进针后的手法。在实践中还改进了“烧山火”、“透天凉”的手法,去繁就简,创制了独特的操作方法。“烧山火”用捻按、推着守气,使针下沉紧,产生热感;“透天凉”用捻提、拉着守气,使针下轻滑,产生凉感。两种方法均操作一分钟即可出针。经改进后的操作方法,不但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而且在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针刺41例受试者,用烧山火手法后,皮温平均升高 1.4?1.9℃,血管容积波上升;用透天凉手法后,皮温乎均下降1.1?1.7℃,血管容积波下降。经统计学处理,证明不同针剌手法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4.改革旧图,研制临床应用新盘

元、明时期的针灸医籍对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的记载,多是用语言叙述和计算,学习困难,运用不便,且计算复杂,故长期以来这两种针灸方法投有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了使针灸医学得到发扬光大,方便学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郑氏结合个人实践体会,1979年将子午流注“纳字法”、“纳甲法”及灵龟八法与公历六十年日历“六十花甲子”融合在一起,研制成一个袖珍式“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此盘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速的特点,有“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三种优选取穴治病的用途,并且不用推算即可找到公元六十年每日的“花甲子”,及当日当时的开穴,给针灸医、教、研提供了既简便又准确的工具,并为时间生物医学和针灸、中药等治疗中探讨优选法创造了条件。

5.用温法治疗疑难杂症

在努力探索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时,在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法则是温法, 运用最多的穴是风池。温法包括温补法、温通法、温散法。如对视网膜出雪的病症,用烧山火手法针刺风池,使热感传到眼球,使其瘀血消散、吸收,1958年治疗91例,有效率达90.2%。对视神经萎缩用烧山火手法,针风池,以清头明目、疏经活血,1960年治疗24例,有效宇62.5%。对外感风寒,用烧山火手法,以发汗解表。1956年曾治疗三例脊椎结核和胝髂关节结核的病人,用针刺烧山火法以 补肾壮骨,强身体为主,三例均痊愈。

对一些病程较长,比较难治的疾病,多方研究探讨,耐心治疗,经不断总结提高,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如治疗小儿麻痹及其后遗症,起初多采用单一的针刺热补法,疗程较长,疗效不够理想。后来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考虑到采用热补法,除必须加重穴位刺激外,还须延长刺激时间,以改善周围神经、血管的营养状态,才能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随即采用了穴位埋线和强刺结扎的新方法,总结了 113例病例,总有效率达99.1%,而且总疗程比单纯针刺者短,对偏远地区的患者更为方便。还发现,病程较长而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必须配予埋线或结扎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对临床上常见的一些杂证也多用温法。早在六十年代,曾用烧山火手法治75例腰痛的病人,效果比较满意,对一些痹症、痛症也多用温法。如经脉不通,肌肉失养所致的肢体萎软、肌肉萎缩的患者,多采用温通法,以温通经络、理气活血。对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虚衰的腰痛、阳萎等症,多采用温补法,以温补阳气。对外感的患者,用温散法,以驱散寒湿之邪,达到解表的目的。

6针灸治疗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属中医“痿证”范畴,治疗较难,死亡率也髙。此证发病一般先从四肢末端开始麻痹,最后呼吸麻痹死亡。我们在临床上按中医理论辨证分三型进行治疗。

(1)肺热伤阴型:“肺热中焦,发为痿躄”,此证多见发烧,呼吸困难,痰涎上涌,无力咯出,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苔黄腻,脉细数。此型病势危重,发展迅速,必须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全力抢救。取大椎、肺腧、列缺、少商用点刺法出血,以清热养阴,宣通肺气。

(2)脾胃湿热型:“痿病者,胃家必有故也。或湿热,或湿痰”。此型肢体瘫痪,胸脘满闷,或下肢微肿麻木,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濡。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用泻法,或取梁丘、血海、外关、谷谷用平补平泻法,以清热利湿,健脾助运。

(3)肝肾俱虚型“肝气热,则肝泄口苦,筋膜干……发为筋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此型起病较慢;腰痛,四肢酸软, 肌肉萎缩,头昏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取肾俞、曲泉、三阴交或取关元俞、血海、梁丘、足三里、臂臑、手三里、阿是穴用热补法,以补肾益肝、疏通经络。

以上三型可以互相转化,大部分危重病例起病时表现为肺热伤阴,而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转为脾胃湿热或肝肾两虚型;起病缓慢的病例,大都表现为后两型,但治疗失宜,病情加重时,则出现肺热伤阴的症状,所以治疗时应灵活掌握三型的变化。

用上述方法治疗24例患者,针灸2?50次,并经3个月随访,治愈9例,显效6例,进步7例,死亡2例。?

7.针灸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胃心痛”、“心口痛”范畴。多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节,气血瘀滞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上腹部钝痛、灼痛或剧痛,或腹部膨胀,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呈周期性发作。胃脘、膈俞、肝俞等处有明显压痛,采取下述治法:

(1)脾冒虚寒型:胃脘隐痛,食不消化,胃痛喜按,得食稍安,嗳腐吞酸,恶寒喜温,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弱。取上脘、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商丘,用热补法,留针10?20分钟,以温中止痛,益胃健脾。

(2气血郁滞型:胃脘胀满,胃痛拒按,呕逆酸苦,食苦痛甚,生气加剧,吐血,便黑,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取上脘、下脘、阿是穴、天枢、 气海、足三里、内庭、膈俞、肝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理气活血,舒肝止痛。①恶心呕吐,配内关、公孙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和中降逆;②嗳气吞酸,胃痛反复发作,配膈俞、肝俞皮下埋针,留针5?7天,心理气止痛;③吐血、便黑、胃脘灼痛,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清热止血;④胃痛、便秘,配大肠俞、天枢、支沟,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润肠通便;⑤胃痛、腹泻,配脾俞、会阳、腰俞、气海,用补法加灸10?20分钟,以温中止泻。

用上述方法,治疗50例患者,经2?30次针灸,观察一个月后,治愈16例,显效I7例,进步16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8%。

8.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肩凝症”、“漏肩风”范畴。常因扭伤、过劳、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肩臂痛和肩部功能障碍。上举、外展、内收、后伸、扠腰等活动受限。采取下述治法:

根据本病的特点多在肩部出现,故取肩髎、肩髎、天宗、阿是六为主,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肩肱摆动,肩缝处有压痛,后伸困难,配肩缝、尺泽;肩髃处有压痛,上举困难,配曲池、巨骨;天宗处有压痛,内收困难,配肩贞、后溪;肩髎处有压痛,外展困难,配臑俞、外关,用烧山火手法、留针10?20分钟,以活血化聚,通利关节。

施上法起针后,再针条口透承山,同时边嘱针边嘱患者做上举、外展、内收等活动,以锻炼肩的活动范围,而提高疗效。

穴位埋线每次选用3?5个穴位,10天左右埋线1次,埋线5次为一疗程, 如未治愈,休息10天,再继续治疗。在每次埋线后的自:5?8天,用上述穴位和手法针治1?3次。

用上述方法治疗111例患者,洽愈29例,显效30例,进歩5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8.2%。

9.针刺治疗腱鞘囊肿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筋疣” “伤筋”范畴。是由关节中的腱鞘囊向外膨出引起的一种硬韧的局部性小肿物。多因跌打、扭挫、损伤“经筋”所致。

主要症状:肿物主要生于关节处,多在手腕背侧,足踝骨前面,足背和膝 (膕)窝里面,状如杏核,大小不一,坚硬光滑,按之不移(有的可以移动),不痛或有轻度酸痛,甚则影响劳动。

治疗方法:患处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囊肿顶端刺到囊肿中间,迅速将针拔出,以两手手指捏挤局部,将鸡蛋清样粘液挤净,垫以消毒棉球,再用胶布贴住针眼,以防感染。一般一次即愈,如果鸡蛋清样粘液未挤净,4?8天后再用毫针围刺法(在囊肿前后、左右沿皮向中间斜刺四针),留针10?20分钟。如果复发,可再用上述方法治疗。经1?5次针刺治疗的90例中,平均针刺2?3次, 经过3个月后随访,治愈78例,显效12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