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大山860 2015-09-18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南師懷瑾先生 講述

    ……
    「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有道的君子們,便會自己注重心意識起心動念的慎獨的工夫,淨持心境上率性而起,以及照顧獨頭意識的心態,使它返還於靈明獨耀的本位,進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和境界。當你在靈明獨耀,合於天然本有自性的清明心境中,所有和生理情緒相關的喜、怒、哀、樂等妄想之念都未發動,便是正確「中」入自性本淨的境界了。如果偶因外來境界的引發,動了喜、怒、哀、樂等的情緒妄念,當下就能自動自發的加以調整,重新歸到安和平靜的本來清淨境界之中,這便是中和的妙用了。所以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因此又再一步闡釋修道的人,隨時隨處能中入靈明獨耀的心境中,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修養自性清淨的大本。如果偶有所動,便能隨時隨處調節返還於安和境界,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假使人能隨時隨處修養到達中和的境界,那麼,你就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天地並存在同一本位,同時也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萬物同等的在天地生生不已的養育之中。到了這種境界,也等同道、佛兩家所說的「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的道理,完全一致的不二法門了。

    講到這裡,為了讓我們大家多加體會《中庸》所講的中和境界,順便引用中國禪宗一位張拙秀才有名的悟道偈,作為參考。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纔動被雲遮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擷錄:南公懷瑾先生 原著 ·劉雨虹先生編輯《話説中庸》(南懷瑾文化)P35-37


相關閲讀:

南老師說:《話説中庸》——依文解義先說《中庸》的綱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vfz7.html

 

 

尚南論壇  南懷瑾書友會
http://greatsupreme.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48) 评论 (0) 收藏(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