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疆域和六大都护府

 与星对话 2015-09-18
图片拍自于《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朝疆域和六大都护府 - 与星对话 - 与星对话
唐朝疆域和六大都护府 - 与星对话 - 与星对话
 
一、唐朝疆域变化
1、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40年)
《资治通鉴》: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2、“二圣”临朝时期唐高宗与武则天共同统治期间
疆域不断扩大,向北到达今外蒙古中部杭爱山一带,设置了安北瀚海)都护府;向西达到波斯今伊朗和咸海,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将百济今韩国西南部纳入中国版图,在平壤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向南平定了西南地区,到达越南,在宋平今越南河内市,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唐朝时期,教化远播,远夷慕尚,纷纷内附或是通好,这一时期也是唐代版图最大时期。
3、中唐后
漠北、西域的领地相继失去,朝鲜半岛也统一了,由新罗统治,唐朝的疆域衰退缩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区。
4、晚唐时
南面的疆域,由南诏国统一,自称为帝;而西南方向,常受吐番侵扰,唐朝与吐番之间的战争达十七次之多,历时一百一十一年之久。
二、六大都护府
都护府是唐朝仿照西汉时期的做法,在边疆民@族聚居地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其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这六大都护府除安西都护设置于唐太宗时期,其余五个皆为武则天主政或是统治时期所置,它们在巩固边防,勤王护驾方面,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按其设置的时间依次为:
1、安西都护府: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约170年,管辖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东部、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孜别克斯坦大部等地。治所在西州,后移至龟兹。
2、单于都护府: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置,开始称为云中都护府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置。治所在云中城。辖境辖境北距大漠,南抵黄河,相当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并入安北都护府。
3、安北都护府: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设置,开始称为瀚海都护府统辖漠北铁勒诸部府、州。辖境约当于今外蒙古全境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治所始在今外蒙古杭爱山东端,后屡屡迁移,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移置今内蒙古。
五代初(916年)其地为契丹所占,废弃。
4、安东都护府:唐高宗总章元年(669年)唐朝灭亡高句丽后置。辖境西起辽河,南至今朝鲜半岛的北部,东至海,北到海,包括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两岸直至海口之地,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后内迁辽东、辽西。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废止。
5、安南都护府: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辖境北起今云南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南至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到广西缘边一带,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市)。安史之乱后,渐为南诏国所有。
6、北庭都护府: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分安西都护府,设置了北庭统辖包括天山北路东起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至咸海的西突厥各部族治所在庭州。安史之乱后辖境丧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