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一上将叶飞

 八风不动1 2015-09-18

第四十一上将叶飞(正兵团级上将)

叶飞1914513日—1999418日),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叶飞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一个中菲混血家庭。父亲叶荪卫,福建南安人,华侨小商人。1900年漂洋过海,至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谋生。后娶当地人麦尔卡托小姐为妻,生两子,长子叶启存;次子叶启亨,即叶飞将军,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1918年,叶飞5岁被其父送回中国。1926年起先后就读于厦门中山中学和省立第十三中学(现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1928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离校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起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代理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其间曾被捕入狱。1932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19343月在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特派员的身份,果断地主持召开会议,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1935年起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19395月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后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19407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和苏中第3分区中共地委书记、副师长,1945年起任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19472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1949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

1953年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福建省政协主席,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51月恢复工作后,出任国家交通部部长, 1979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801月至19828月任海军司令员。198310月至19888月兼任华侨大学校长。19888月至19994月任华侨大学名誉校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侨联第三届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著有《叶飞回忆录》等。

1955827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5年授衔时年龄、职务——41岁、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1999418叶飞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夫人:王于耕,1921 11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任团员、民运工作队队长、宣传科副科长、政治协理员、纵队司令部秘书等职;以及区委书记、地委民运工作队队长、地委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济南市总工会组织组长等。建国后,王于畊先后任福建省妇联宣传部长兼福州市妇联主任、妇委书记,福建省妇联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1954年起,调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兼党组书记。1977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第一副校长、中共北师大党委副书记、顾问。王于畊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在福建省教育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均作出贡献。曾发表过30余篇文章,是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史志第一届编纂委员会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3629日在京逝世,终年72岁。1941年由陈毅介绍结婚。

长女叶小楠、次女叶之桦、儿子叶小崎。长女叶小楠嫁江华之子江小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