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楠木弥勒像,高3米多,重达10.8吨(资料图) 跟别人比起来,何仁善发现自己爱好的时间有点晚:60多岁,他才爱上了收藏。与别人不同,他痴迷的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咪咪佛”(奉化人称弥勒和尚为“咪咪佛”)。 一开始他搞的是个人收藏,后来他想着要“众乐乐”,于是开始筹建博物馆。 昨天,记者探馆正在紧张装修中的奉化布袋弥勒博物馆——占地1000多平米,展有2000多座各种材质、各种神态的弥勒像。预计明年元旦,它就将免费开放,迎八方来客了。 60多岁开始搞收藏,7年收集2000多座弥勒像 今年70岁的何仁善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此前的身份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总。企业在他手里经营了十多年,早已风生水起。2008年,他把担子交给了儿子,自己退了下来。 老何这辈子就没闲下来过。那时,奉化正举办第一届弥勒文化节,布袋和尚的形象一下子俘获了他的心。 刚开始是玩票性质,反正资金不是大问题,老何决定收藏弥勒雕塑。7年过去,老何的这个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昨天,记者看的的奉化布袋弥勒博物馆里,这里已经放置老何从2008年以来从缅甸、印度、四川、湖北等多地运回来的2000多座弥勒像,其中,最高的4.15米,重达23.8吨;而最小的也就鸡蛋大小。 场馆原本是老何的厂房,现在被改造成大大小小8个馆,占地有1000多平方米。老何说,以后还想扩建到2000平方米。 他的藏品中,从质地上分,有金丝楠木、黄杨木、香樟树、阳春木、鸡翅木、红豆杉等等。多数都是老何先找到好的木材,然后再请知名工匠雕刻。 至于这些雕像的价值,老何不愿意多谈,记者只打听到,很多做原料的木头,价格就是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不少弥勒像雕好后,运回奉化的运费就是十多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