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MA/3.5mm/2.92mm/2.4mm连接器的区别,你造吗?

 goandlove 2015-09-19

作为一名微波工程狮,你是否会经常为该选用SMA连接器,还是2.92mm连接器而纠结呢?可能也会犯嘀咕,3.5mm连接器跟SMA连接器能否直接相连呢?今天我们专门来说一说这个话题。首先来认识一下这几种连接器:



SMA连接器

SMA 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是Bendix公司和Omni-Spectra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作为OSM连接器设计的,是当时最常用的射频/微波连接器之一。最初,SMA连接器设计用于0.141″半硬同轴电缆,以及军事工业中作为微波应用的精密连接器,采用聚四氟乙烯介质填充。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SMA连接器的体积小、能在较高的频率(配接半硬电缆的频率范围为DC~18GHz;配接柔软电缆时为DC~12.4GHz)下工作,很快得到普及。甚至后来发展起来的毫米波连接器(如3.5mm、2.92mm)也考虑与其机械兼容的问题。


3.5mm连接器

3.5mm连接器是外导体内径为3.5mm,特性阻抗为50Ω,连接机构为1/4-36UNS-2英制螺纹的连接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Hewlett-Packard和Amphenol公司(主要是由HP公司研制的,早期的生产在Amphenol公司进行)推出了3.5mm连接器,工作频率可达33GHz,这是最早的可用到毫米波段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与SMA连接器(包括Southwest Microwave的“Super SMA”)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3.5mm采用空气介质。

3.5mm连接器的外导体较SMA连接器厚,机械强度好于SMA连接器。所以不仅电气性能优于SMA连接器,而且机械耐久性、性能的可重复性均高于SMA连接器,因此较适合于测试行业使用。


2.92mm连接器

2.92mm连接器(一些厂家称这种连接器为2.9mm或者K型连接器,也有一些厂家称之为SMK、KMC、WMP4连接器等)是外导体内径为2.92mm、特性阻抗为50Ω、连接机构为1/4-36UNS-2英制螺纹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结构与3.5mm连接器相似,只不过更小一些。

1983年,Wiltron公司William.Old.Field高级工程师在总结和克服先前推出的毫米波连接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型的2.92mm/K型连接器(K型连接器是Wiltron公司的商标),其内导体直径为1.27mm,可与SMA和3.5连接器相插合。2.92mm连接器在DC~46GHz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性能,且能与SMA连接器、3.5mm连接器机械兼容,很快地被广大制造商认可,成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毫米波连接器之一。




看到这里,聪明的工程狮们已经可以类推到2.4mm连接器,是外导体内径为2.4mm,阻抗50欧姆的连接器而1.85mm连接器,是外导体内径为1.85mm,阻抗50欧姆的连接器了。它们内径尺寸更小,所以工作频率更高,标称频率分别可达50GHz和67GHz。这两种连接器之间机械兼容的,可以互连,但切记的是,他们绝不能与2.92mm,3.5mm或者SMA连接器互相连接,否则直接带来连接器损坏的后果!

随着毫米波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2.92mm,2.4mm和1.85mm连接器越来越广泛使用于军工,航天,光电等领域,与GPPO,GPO等连接器组合使用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在后续的文章中会专题描述。

说到这里,大家也会知道1mm连接器的名称由来以及可能的工作频率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