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不必用有色眼镜看待大学更名
2015-09-19 | 阅:  转:  |  分享 
  
不必用有色眼镜看待大学更名



□李清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日前印发《公示》显示,2015年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36所,其中: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新设本科高校17所,合并调整高校1所。公示时间为9月11日至18日。(本报今日5版)

????其实,高等院校的更名、调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这条新闻上了各大门户的要闻区,并且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笔者的预料之内,很多网友对教育部的公示不“待见”,对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表示质疑和嘲讽。其中不少网友还举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例子,认为学院完全没必要改为大学,中国高校是图虚名、瞎折腾。

????在我国,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办学层次。达到了大学的办学层次,为什么不能叫大学,而要继续叫学院呢?外国的高校中,也有由学院改大学的。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就曾叫过哈佛学院。至于麻省理工学院,英文校名中的“Institute”,与大多数的学院的“College”并不一样,是完全可以翻译成大学的,国内的“北京理工大学”英文校名就用的同样的词。

????对这次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还有新设十几所本科学校等,我们真正要关心的应当是,这些学校的升格和设立,是否完全符合相关标准?教育部的公示中说,对公示学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行为或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等问题,可向教育部反映,他们将进行调查核实。当然,现在还不知有无违规办学和弄虚作假的,但从现有情况来看,教育部就曾对一些高校的办学发过黄、红牌警告。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学院更名为大学,还是专科升格为本科,都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些高校需要在新的起跑线上专注于提高办学水平,来与兄弟院校进行竞争,而不是将升格、更名本身,当成炫耀或者办学的资本。实际上,虽然对于不少学校领导来说,升格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办学成绩,但升格、更名后也带来了新的压力。社会能否认可更名、升格后的学校,需要学校持续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对这些学校,公众不妨多给予积极鼓励和发展建议。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前些年一些高校掀起过升格、更名风,有的学校甚至短期内连升两级,或者几年改了几次名。毫无疑问,这样的浮躁做法是应该被反对的。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律反对和否定高校升格和更名。







数字报>第2015年09月15期>不必用有色眼镜看待大学更名





(姜太公下载收藏,并挍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