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常识】10个容易被老师忽略的教育常识(一)

 火云悦动 2015-09-19


一、赏识法则——根雕原理

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然而根雕的前身却是生于荒野的树根。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生命,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即使是荒野的树根,我们也能否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呢?


所以教育者应该拥有一种心态,对待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


老师不能总是把眼光放到几个优生身上,而是应该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除了让优生回答问题,给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们的业余爱好,就能发现孩子的其他闪光点。


二、多元法则——过河原理

一次专家乘船到河对岸去,在船上和船夫攀谈起来,竟然发现船夫是一个很难说清楚话的人,于是非常鄙夷他。快到河对岸了,船夫惊呼:“你会游泳吗?”“不会。”“这条船马上要翻了,那你马上就会死的。”专家听了愕然。是呀!社会上流行着“专家是人才,船夫只不过是一小人物而已,当然谈不上是人才”观念,但在生命危急的关头,船夫居然救了知识渊博的专家一命。谁是人才,令人思考。其实人各有其长,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都可以说是人才,在人才的认识上我们要有多元的观念。


老师千万别总是认为只有学习好才叫人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的学生记忆力好,能够熟练掌握课堂知识;有的学生肢体协调好,就是一位运动健将;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不喜欢死板的学习,等等,只有运用多元法则育人,找准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去学习,让体育能力好的同学去运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三、全面法则——图钉原理

图钉分为钉尖和钉帽两部分,若将二者分开,图钉便不好使,钉帽无用,顶尖也无用,只有二者不分离,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这告诉我们教育要注意全面发展,只重视文化课,不重视艺体课,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品德教育,只重视优等学生,忽略差等学生,只重视近期利益,忽视孩子的长远发展,都会使教育走入误区。


四、鼓励原则——蛙跳原理

两只青蛙掉到井里,不停地往上跳。站在井边的人不停地说话。一只青蛙以为人们在不停地讽刺他,便泄气不跳而死。而另一只青蛙以为外面人在不停地鼓励她,于是使劲地往外跳,而最终跳了出来。鼓励有多大的力量呀!


老师要善于树立学生的信心,不吝啬鼓励,合理鼓励,合理表扬,夸奖学生很重要。比如,在胆怯内向的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鼓励他们做的棒;在学生们把教室打扫干净后表扬他们的责任心和努力付出。


五、体贴法则——白开水原理

现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体贴入微,生怕孩子没有穿暖,吃饱,倾尽其所能满足孩子要求。然而这种倾向是极端有害的。在今天,教育者要学会给孩子一杯白开水,而且还要适当供应,这样孩子才会细细品味,并形成一种渴求,假如总是让孩子一味喝个饱,到后来自然是食之无味,没有了吸引力。


老师要善于理解孩子心理,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大胆表扬又要多加提醒,让孩子在饥饿中保持新的欲望。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快结束时留下悬念,或者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这样就会激起学生了解知识的欲望。


(摘自搜狐博客“老师家长不可不知的十大教育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