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肯锡详解四大创新模式及中国优劣

 火星寨主 2015-09-19

客户中心型创新,中国是全球领导者,代表企业是阿里巴巴;效率驱动型创新,中国已建立优势,代表产业是太阳能电板、纺织和日化;工程技术型创新,中国的水准参差不齐,高铁、风机、电信设备表现抢眼,汽车则暗淡无光;科技研究型创新,整体而言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创新之路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欧高敦、施南德、华强森|文

如果从某些衡量创新的传统标准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创新领袖。中国每年的科研开发投入超过2,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每年培养出近三万名科学和工程专业博士;此外,中国还是专利申请数量的全球领先者,2013年专利申请数量超过73万件。


即便如此,这些传统标准还不足以帮助我们理解创新真正的影响力——商业化创新理念在市场中有多大的作用。在未来十年内,中国迫切需要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创造高附加值岗位,以及把年增长率维持在5.5%至6.5%的稳健水平(从2020年开始)。


事实上,中国能否应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创新正是关键所在。中国不仅面临着GDP增速放缓的挑战,同时GDP的两大支柱也不再稳固——老龄化正在终结劳动力扩张的趋势,而固定资产投资的收益率正在下滑。在失去了这些推动力之后,我们急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 productivity,TFP),或者说,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1990到2010年,TFP贡献了40%-48%的中国GDP增长,而近五年,TFP仅贡献了30%。从现在起到2025年,为了维持GDP年中速增长,中国需要让TFP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35%-50%(2-3个百分点)。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国能够实现这一创新转变。该结论是在深入分析创新的四大原型后得出的。在借助创新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中国事实上处于领先地位,阿里巴巴的在线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利用创新提升制造工艺效率方面,中国也有着上佳的表现。然而,在基于工程和基于科技的创新方面(如品牌药物),中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在创新相对落后的产业,中国企业也在通过中国特色的方式,改善创新流程,并不断取得成效。凭借恰当的政策行动和集中化的企业战略,中国有潜力成为全面的创新领袖。

创新原型


为了理解创新在中国的影响力,我们将专注于中国企业的业绩。如果创新卓有成效,它会体现在公司业绩的三个方面:全球收入、利润和出口比例。在此次分析研究中,我们将各个行业的创新分为四大原型:客户中心型创新、效率驱动型创新、工程技术型创新,以及科学研究型创新。每种创新原型中推动创新最重要的因素各有不同。例如,客户中心型创新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挖掘市场需求,并快速扩大创新。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充满活力,这为客户中心型创新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客户中心型创新,涉及通过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该类别的行业包括互联网软件和服务、电器以及日用品。中国已成为客户中心型创新的全球领导者,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满足快速城市化人口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有8500多万户中国家庭升格为新主流消费阶层,而到2020年,1.06亿户新家庭也将加入这一行列。相比于其他经济体,如此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有助于快速实现创新的规模化和商业化。例如,社交平台微信只用了1.2年便吸收了1亿用户。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这得益于其发掘了未被满足的中国零售业的巨大需求:由于高度零散的产业布局,消费者选择极其有限,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阿里巴巴为所有行业的供应商提供了线上销售渠道,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几乎无限的选择。


中国的服务业也有着丰富的创新机遇。行业不同,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还仅仅是OECD国家的10-30%,大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中国的创新者们正在推出不同的新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在线医疗信息分享,线上挂号到P2P信贷为小企业提供另一种融资渠道,再到各式O2O平台链接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如餐饮、美发等)。


中国消费者是创新者热情的合作伙伴。他们愿意购买刚刚上市产品的1.0版本并提供反馈,帮助完善产品和服务。


在早期,客户中心型创新旨在打造适合中国新消费群体的“足够好”设计。例如,一些电冰箱和炉灶仅具备国际竞品约80%的功能和性能,但价格却只要一半。现如今,更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他们对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中国产品的价格和性能都要优于国际品牌。例如,小米的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可与其他国际竞品相媲美,甚至更好,但售价却只有一半。同时,小米也借助中国特色的方式,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创新。借助100多万粉丝反馈和线上论坛的投票数据,小米会确定对其操作软件实施何种变更,并每周发布更新版本。(C2M模式)


在互联网业务模式创新领域,中国公司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在将中国社交网站流量转化为收益方面,腾讯开辟了新的方式,不再单纯依赖广告收入。腾讯社交平台90%的收入来自线上游戏和销售虚拟物品,每位用户每年能够贡献16美元,这比Facebook的用户消费还高6美元


效率驱动型创新大都涉及生产流程的优化,从而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和提升品质。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制造业生态系统覆盖面极广,让中国企业在效率驱动型创新领域处于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中国有着庞大的供应商群体(日本的五倍)、众多高技能劳动力(1.5亿名经验丰富的工人)以及完善的物流设施,这使得中国企业能够迅速提供新元件或更低价格的元件,并能在追加供应之后实现快速流转,从而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


中国目前的高效率行业比例远大于其应有的水平(基于中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如太阳能电池板行业(中国企业占全球收入的51%)、纺织行业(20%)和日用化学品(15%)。


中国企业在不断革新开拓敏捷制造方式,包括灵活度更加、成本更低的混合自动模式。浙江的正泰电器发现,全自动机器的维护成本是其所替代工人工资的四倍,而人工在小批量和定制订单方面更为高效。在分析过每一个工艺后,正泰在部分工艺上重新采用人工,为每条生厂线节约了600,000美元的投资,同时灵活性大大提升,浪费情况减少。服装制造商爱斯达投资购买了3D扫描和激光剪裁设备,消费者只需通过智能手机提供定制设计方案,爱斯达便可开始生产服装。该系统最快能够在收到订单后30分钟内,开始生产服装。这让爱斯达的生产能力提升了30%,但人力要求却降低了50%。


工程技术型创新是通过整合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技术,来设计开发新产品。


工程技术型创新行业包括商用航空、汽车制造和电信设备。在工程技术型创新领域,中国的表现参差不齐。在高铁、风力发电机和电信这三大基于工程的行业中,中国供应商所占全球营收比例相当大,分别为41%、21%和18%。但是,在汽车行业,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中国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7%,这表明中国汽车行业缺乏创新领导力


不过,汽车行业与三大行业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差别:在电信设备、风力和高铁领域,政府对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举措,扶持这些行业发展,并通过国有企业充当“客户”的角色。


在电信设备行业,华为和中兴等企业一开始都是进行“汲取创新”,不断向外国企业学习,对各国设计应用逆向工程。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这些企业不断尝试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最终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


随着中国政府实施3,350兆瓦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中国成为风力发电行业的领头羊。


在高铁行业,即使中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其仍下定决心,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发明“1/3比例”法:只要在技术转让方面花上1美元,就要投资3美元学习和应用技术。2010年,南方机车开始生产CRH380A动车,这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动车组,最高时速达380km/h


相比之下,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则受到限制。目前,中国企业出售的大多数车型都是在国外合作方提供的平台上设计的,因此中国汽车工程师并没有机会积累关键的“端到端”设计经验。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最近才开始出现需求萎缩),汽车企业并不需要以创新来作为竞争优势。


科技研究型创新指通过基本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来开发新产品。


医药、生物科技和半导体设计等行业依赖科研创新。这些行业内的企业可能会将收入的16%至33%投入研发,每个创新产品上市大概都要10到15年时间。尽管中国不断投资研发,数十年来致力创办研究性大学,并培养出大量科技和工程人才,但从中国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来看,这些努力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效果。中国医药品牌所占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生物科技为3%,半导体设计为3%。


中国的创新之路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包括生命科技企业研发资金不足、政府经费分配不均(基础研究经费仅为5%,而美国高达17%,且经费申请和使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以及专利、研究出版物及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但是,我们仍然看见不少中国企业,特别是生物科技企业,正采取充满创造性和中国特色的方法,加速科学发现。例如,深圳生物科技公司华大基因发挥规模优势,通过两种方式创新:聘用2,000多名博士,和利用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获得基因组数据。公司认识到,基因测序更多地依赖计算能力,而非实验室内的突破。目前,公司已拥有全球50%的基因组测序能力。


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则着力探索如何通过人体试验前的测试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如今,许多药物虽然通过了试用前测试,但是却在人体试验时出现问题。百济神州的创新是在人体试验前阶段,在人类癌症样本上测试潜在抗癌药物。这种做法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帮助其确定新药是否值得公司投入时间和成本进行全面试验。


把握中国的创新潜力


政策决策者和企业高管应意识到中国式创新有颠覆商业和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如欲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就需要有除鼓励研发外的全新模式。


决策者该如何做?


中国社会情况特殊,虽然全国性的改变会来的慢一些,但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为推动创新对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地方决策者可以采取市场化措施,为创业者和小企业主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虽然风险资本的获取途径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政府仍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新加坡,政府和当地新创企业共同投资,在不过度干预投资选择的前提下,扩大早期资金池。政府也可以为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帮助其创新。在荷兰,政府向小企业主提供优惠券,用以购买培训服务。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并变革首次公开募股体系,保证奖励创新者,鼓励创新。中国可以通过解决环境问题,将优秀人才留在国内,从而支持国内创新集群发挥竞争力。消除监管壁垒并坚持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中国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花比美国长近五年的时间。中国完全可以简化这一流程从而提高效率。面对论文剽窃和研究资金挪用等弊端不断浮出水面,中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更新研究补助发放流程,改善科学研究监管。另一大重要改革领域是将国有企业推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从而迫使国企创新


企业可以做什么?


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在华经营的全球化企业,都可以利用中国的独特优势进行特定类型的创新。这些优势包括借助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实现新想法的速度、大规模商业化;将中国作为创新基地,打造销往全球的产品和服务;逆向创新——将针对新兴市场打造功能简化、成本低廉的特色产品反过来投向发达经济市场。


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都可以进入不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创客空间、孵化器和创新咖啡厅。百度、中国联通和微软都已经推出了企业孵化器。


外国企业可以效仿中国的产品研发方式,实现“中国速度”——即新产品快速上市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改进;中国企业可以采取措施,确保其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仍然保持中国速度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拥有着绝佳的机遇,深入发掘巨大的消费者市场,获得消费者洞察,向各类员工开放创新通道,并形成创新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例如,阿里巴巴和其他领先企业都开展创新竞赛,让员工提交想法。


不过,许多企业仍维持着等级体系,抑制了思想自由交流,扼杀了企业的创造力。目前,海尔正在剥离传统企业框架,取消中层管理制度,将80,000名员工组建为2,000支自我管理型团队。每个团队自负盈亏,各团队成员的薪酬取决于团队整体业绩。如果胸怀高远的员工发现机会,他们可以自由对新产品或服务提出想法。

关于作者:

Gordon Orr (欧高敦),麦肯锡公司前资深董事

Kevin Sneader (施南德),麦肯锡公司亚洲区董事长

Jonathan Woetzel (华强森),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