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步这么帅,最早竟然是学鹅走路

 dongchang 2015-09-19


在阅兵式时迈着正步行进的队列是雄壮威严的,可想不到这种步伐竟然是从鹅走路的姿势中学来的,实在让人引俊不禁。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阅兵能够深刻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而在阅兵流程中,除了首次曝光的新式装备外,徒手或执枪方队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威武雄壮的“正步进行”无疑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 

  那么威武壮观、气势磅礴的正步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这要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兰西说起:

拿破仑在战场上(网络图)

拿破仑在战场上(网络图)

 

  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法国著名领袖拿破仑执政,彼时法国的军事实力如日中天,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按照惯例,胜仗之后必然要进行举国大庆,显耀军威,而阅兵仪式自然少不了。

  据说,在阅兵仪式上,法军的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在高头大马与钢铁炮车的映衬下显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加之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呐喊声,令拿破仑皇帝的豪气油然而生,兴奋不已;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通过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步兵方阵。然而,由于几百名徒步士兵是迈着齐步通过检阅台的,相比骑兵与炮兵而言就显得软绵绵,无精打采似的。

  正处于兴奋状态之中的拿破仑看到步兵方队的表演之后,立即面露不悦之色,对参阅步兵有形无神、毫无气势的表现非常气愤。阅兵式结束之后,拿破仑在寓所内召集属下的将军开会,一番严厉训斥之后,限期令其想方设法要使步兵在来年阅兵的时候威武雄壮起来。

  这的确是个难题,怎么办呢?那些将军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突然发现:有一种动物走起来趾高气扬,显得非常气派,这就是“曲项向天歌”的鹅。

正阔步走来的鹅群(网络图)

正阔步走来的鹅群(网络图)

 

  因为鹅走路时昂首挺胸,且膝盖不弯曲,故此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这些能征善战的法国将军们从中得到启发,于是在队列中就严格要求士兵们伸腿前行时绝不能“迈”出去,而是要膝盖不弯曲的“踢”出去,并尽量抬高腿再狠狠地全脚掌砸向地面,同时手臂大幅度用力摆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地刻苦练习之后,步兵方队的精神面貌果然一新,威风八面。这令将军们高兴不已,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交差”了。 

  又是一年阅兵时: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虽说依然英武,但形式老旧,缺乏新意;而步兵方队踢着步调一致,铿锵有力的新式步伐通过检阅台时,拿破仑眼前一亮,为这种崭新的步伐所感染,振奋不已,连连称赞,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当他高兴地问这是一种什么步伐时,将军们灵机一动,齐声说是“鹅步”,英文为goose step。此后“鹅步”就成了步兵队列的标准叫法,阅兵踢“鹅步”逐渐演变为“正步”。随着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所向披靡,“正步”这个概念也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 

描绘普鲁士军人训练走鹅步的水粉画(网络图)

描绘普鲁士军人训练走鹅步的水粉画(网络图)

 

  不过可笑的是,当拿破仑终因战败被流放后,法军的正步也作为拿破仑的“余毒”而一并被取消。但是正步却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被发扬光大了,尤其是当时法国最大的敌人普鲁士,更是将其作为自己士兵队列训练的重点。后来,当“鹅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普鲁士人的发明,而不知道它最初是法国人的骄傲。 

  中国军队最早的“正步”步伐,是从苏联军队的队列条令中引进的。但是,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又不能不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作较大幅度修改。例如,苏军的队列条令规定,正步行进时,战士的目光不是向前平视,而是头向上仰30度,充分体现自豪感;但我们历来强调“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如果我们的战士这样,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就容易被人误认为“趾高气扬”。此外,苏军正步走摆臂幅度很大,向前摆时,手臂一直要摆到与下巴同高;而如果我们的战士也把手臂甩那么高,就会先得动作特别夸张,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含蓄美”。从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中就明确规定:正步走时,头要正,两眼平视。手臂摆到胸前。 

中国军队迈着正步前进(网络图)

中国军队迈着正步前进(网络图)

 

  正如一位军事记者所言:“军人走正步,就是在对事业,对人生的追求上走正路,将正气,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军人的正步走得稳,气势壮,才能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