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消你心中的戾气/李月亮等

 青梅煮茶 2015-09-19

这条新闻过去有些时日了,但我仍常常想起它:两个拾荒的男人,在小广场为争抢一个矿泉水瓶打了起来,一个当场拿刀把另一个捅死。

这实在令人叹惜。两个生命能创造多少价值,却赔给了五分钱的塑料水瓶。当然,谁都知道问题不出在水瓶上,真正杀人的是那颗暴戾的心。拿起刀的拾荒者,想必早已在生活的艰辛、屈辱、不平里,积压了太多怨愤,他的灵魂已经是一颗到了临界点的炸弹,那水瓶只是将其引燃的一个微小导火索。

可怕的是,大概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藏着这样的戾气,都累积着能量和成分不可预知的炸药,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疯狂和崩溃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前几天,我在停车场看到一个妈妈在教训儿子,原因是小孩把刚买的冰淇淋掉到了地上。那年轻漂亮的妈妈怒容满面,歇斯底里地吼着,用修长细腻的手抓着儿子拼力摇晃、推打,状似疯子遇见仇人,小孩被打得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刚开始还哭,后来哭都不敢了。

母子俩都穿得光鲜时尚,我相信那女人断不会是因为心疼一个冰淇淋而如此光火,她多半是为了什么别的事情愤怒郁结,又没办法就事论事发出去,于是不能自控地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了无辜的承受者。

我没法谴责那个妈妈,她一定是被逼到情绪临界了,才做出如此举动。谁心里没憋着一些愤怒和委屈呢?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把情绪发泄到一个无辜的人身上呢?

这个世界,没有哪个人能真正活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算高官富商,也有要极力讨好和全力对抗的人,何况平凡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曲意谄媚,忍辱负重,结交不喜欢的人,接受不胜任的事,被欺压,被打磨,被伤害,最终带着一肚子委屈,走向人生高点。

快乐的人,是沿路把委屈扔掉了的。他心里有个强大的垃圾处理器,无论遭遇了什么,大体上都及时化解了,他的灵魂没有大量地藏污纳垢,也没有太多地积压易燃易爆的危险情绪,故而能够自控,也有保持着阳光健康的面貌。

不快的人,是一直背负那些委屈和怨愤艰难行走的,想扔扔不掉,又无处安放,只能堆在心里,变成怨气和戾气,他自己也成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时刻威胁着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于是就有了因为一个矿泉水瓶或者一个冰淇淋而瞬间暴怒的场面。

灵魂是会记账的。你所经历的一切好事坏事,它都会一笔一笔记录在案。我们要尽全力,让它记下好的,消掉坏的,保持一个正向的数值——就算攒不了太多美好,也别压一堆怨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债,欠多了,不好还的。

这个时代其实不算坏,它给了我们许多比以往更好的东西,而正是因为得到了更好的,我们才需要付出更大更重的代价。

人类的得失守恒定律是:所有冲杀掠取的快感都伴随着被冲杀被掠夺的危险。

伤害无可避免,所以自愈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要时刻对不好的遭遇和负面的情绪保持警惕,要懂得开导自己,及时地努力地排解掉心中的愤和恨。谁能及时修复坏情绪,谁就能保护灵魂的健康和安宁。

而如果你太缺乏自愈力又太容易受伤,就必须降低欲望,不觊觎华丽琳琅,从而远离刀枪棍棒。得不到的,就不要拼命张望,别去欠自己还不起的账,因为灵魂统统都会记下,总有一天向你讨伐。

千万别等到承受不起那一天,对着自己咆哮的灵魂说,没办法了,你随意吧。

全面崩盘的人生,没有人愿意面对。

如何化解戾气

文/张骁

都市戾气之 “饭馆攻击”

他,个头一米八几的帅小伙,在火锅店做服务员有半年的时间。相处过的人,说他脾气不错。但是那天,他像被魔鬼控制一般,将一锅热汤灌向女顾客头顶,还连着数脚把她踹到桌下……

她,宝宝刚出生的年轻“辣妈”。本想来火锅店饱餐一顿,却因对服务态度不满,选择上网“越级”向餐厅老板投诉,造成了全身面积42%的高度烫伤,嗷嗷待哺的孩子没了奶水……

半月前,这起发生在温州的“饭馆攻击”事件,震惊全国。令人唏嘘的是,残暴行为背后,没有宿怨和家仇,只有服务过程中的几句小口角。尽管,凶手已被刑拘,但残害他人的后果也无法挽回——更广泛的是,它引发了一场社会讨论:饭馆内,还会上演类似的事吗?我,会不会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顾客: 这样的事还会发生

看了那段视频,北京人赵渊再去下馆子时,表现的很戏谑。服务员把菜端上来,他偏要加上一句“您辛苦了!”那意思好像是“感谢您的不烫之恩”,对方也会心一笑。然而隐藏在赵渊心中的,是对“服务员”和餐饮行业十足的“不安全感”。

今年夏天,市民王黎参加老同学的聚餐。端起那家烤肉餐厅的醋瓶,他发现里面竟然生蛆了。“我说必须直接跟‘老板’投诉!”王黎在包间大嚷后,服务员说老板不在。这时,老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说该发到网上,有的说该找食药监局投诉。“我感到大家也很气愤,当场就把醋瓶摔了”。感觉有人“撑腰“的王黎,认为同学都在关注他的反应,“我不能让大家看我受欺负”。十几人对着服务员破口大骂后,餐厅老板出面,饭免单,把王黎带到医院检查。但和之前大家一起“力挺”王黎的状态不同,这时没人愿意陪王黎去医院了,都推脱自己有事。

“如果我一人吃饭,遇到这种情况,会要求服务员免单,但不会闹事。就这个事,就医也查不出什么毛病,还挺耽误时间的。”王黎说,在餐厅遇到纠纷,“讨回面子”,也是维权的重要部分。

但当看到餐饮业的种种负面事件后,踏进饭馆的那一刻,消费者的想法变得愈发“多元”。赵渊相信,“服务员热汤浇顾客的事还会发生”,因为商家只想着挣钱,才无暇审核服务员的资质呢。“我花钱,还要受他们的罪。没办法,社会上这样的事还少吗?”

服务员: 就怕顾客带着情绪来

那段视频之后,服务员群体备受指摘。北三环一家泰国餐厅的刘雯却认为,服务员主动攻击顾客的事情,太少见了。刘雯今年18岁,刚来北京打工,她相信:“多数人都不敢那么去做”。父母在种地,在北京打拼几年,就回老家结婚生子,这是在京多数服务员群体的一种写照。“服务员、传菜生,说简单点,就是端盘子的,我们有底气和顾客叫板吗?”但是几次被人欺负的经历后,刘雯觉得“有些顾客不把服务员当人看”。她心里不是滋味。

上周,七个客人在大堂就餐,每个人点了一份雪蛤,每份70元。突然有客人投诉,说雪蛤里吃出一个塑料袋碎片。“找经理来!我和你说不着。”这阵势给刘雯一下就吓懵了。“老板在外地出差。”刘雯把实情一说,客人马上把玻璃杯砸碎了,刘雯的小腿多处被碎片划伤。回宿舍痛哭了一场,刘雯不想干了。大堂经理出面,一样控制不住场面。刚进店的顾客,看这架势赶紧走了。正在吃的顾客,也说“没上的菜别上了,我买单”。很快,点评网站上,餐厅收到如潮的差评。

“那天晚上餐厅开会,我们讨论这事。大厨说,雪蛤都是直接存在冰箱,制作过程没有任何‘塑料袋’能进入的步骤。老板也回来了,说一旦遇到这种事情,先稳住顾客情绪,‘别辩论’。给顾客换菜不行,就退菜,或者再送个小甜品,最后不行,免单。如果伤人,报警。”刘雯说,顾客吃出了异物,餐厅一定会负责到底,但就怕“不就事论事,吓人、伤人”。刘雯觉得,她最怕顾客带着情绪来吃饭, “但我会小心小心再小心地对他”。如果餐馆想要回头客,就必须控制情绪。

管理方: 温州事件不代表一个行业

东四环一家餐厅的老板,李放看了视频后,说自己“怒火攻心”,也想把服务员“揍一顿”。但后来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他又觉得,多数人并不了解餐饮业。

“有人说,餐厅招服务员要先审核,做心理测试。这完全不现实。”无论是在他的老家山东,还是在工作地北京,餐饮业“用工荒”的问题存在多年。“没有我挑服务员的,都是他们挑我。”李放说,这个群体人员流动速度极快,尤其是男服务员,“餐厅就是个驿站,挣完钱就走了”。以前他想不明白这事,问大堂经理,对方说:“谁愿意一直干服务员呢,去酒吧、去宾馆不比在你这儿挣得多?”

现在,李放的餐厅管吃管住,倒贴水电费,勉强留住了一些女生。但刚开店时,人招不齐,“确实收了很多素质低的。只能一拨拨去淘汰。”李放觉得,用工荒是导致服务员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关键。但他感觉,真正想干服务员的群体还很大,只是他接触不到。“缺少一个垂直网站或实体,把我们对接起来,这是一个小商机。”李放说,他现在招人的方式很原始,就是靠老乡推荐。

同时,察觉一个服务员的性格也需要时间。一次拍摄菜品时,摄影师要求给咖喱加点老抽,画面更好看。“大厨突然拎着大勺冲出来了,说老子做十几年咖喱没加过老抽”。以前李放经常和这位大厨一起买菜进货,沟通的都很好,这事后他才明白,“哦,原来他是这种性格。”

“餐厅用人,就是排雷。好的招不到,不好的要慢慢请出队伍。浇汤的服务员太极端了,属于个人行为,不能代表一个行业。”李放说。

心理学家: 化解戾气需要制度和尊重

在心理专家胡虹看来,“饭馆攻击”是城市戾气的另一种体现。每个人都容易走入“愤怒陷阱”,这成了中国人在自卫或维权时,一种弱者自危的缩影,是属于群体的焦虑。需要“制度”的药方,来标本兼治。

“在餐厅需要维权,顾客有专门的申诉渠道吗?公权力做出惩罚时,依照具体条款了吗?”胡虹觉得,这些问题,在转型的中国,被大家用“嘴来解决”。同时,当餐厅遭遇“用工荒“,被泼“口水”时,行业协会和专家也没有发声、应对的能力。

最后,看完新闻,消费者还要带着焦虑去吃饭。服务员遭了白眼,更觉得薪水低,干活累的工作毫无意义。当利益调节和社会规则双重缺失时,社会公平就出现了瓶颈。另外,注重人文关怀,展现包容的胸怀,也是大家缺少的。

所以,不管是享受服务,还是提供服务,其前提是“人与人的平等尊重”。做不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