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牡丹吟(古体诗)
2015-09-19 | 阅:  转:  |  分享 
  
牡丹吟

文/田波

国画绘国花,大师墨宝美。

武曌虽霸道,牡丹又怕谁?

娇艳而不妖,凛然骨气在。

笔墨无粗疏,得神自然贵。

母仪于天下,国母善若水。

稻花香,燕子飞,牡丹醉,

醉那百姓安居乐业把家回。

中国梦,中国梦,为了谁?



注释:

1.此诗的写作,灵感来自博友的博文。所有图片,借自网络,在此,向各位作者,谨致

谢意!

2.武曌,即武则天。曌,读作“照”,是武则天专为自己发明的名字用字,比喻日月当

空照,君临天下。



3.牡丹的传说:

牡丹在华人的心目中,是造福人类的天使,是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是美丽、善良的仙

女,等等,被寄托着深情、厚望。倘若,把松树(国树)比作顶天立地的国父;那么,牡丹

(国花)则是母仪天下的国母。

洛阳牡丹,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誉。据说,牡丹的原产地是在陕

西一带,原本不在洛阳,为何现在洛阳的牡丹如此闻名呢?传说,洛阳的牡丹和唐朝皇帝武

则天之间,有段趣事:

传说,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她在殿内闲来无事,到后花园逛。

只见花园内一片凋零肃杀之状,毫无生机,心里十分苦恼。她就想,要是一夜之间,百花齐

放,岂不美哉。自己是一国之君,下一道圣旨,这花园的花,谁敢抗旨不开放?于是,她对

百花下旨,道:“明天,朕要到花园赏花,你们这些花马上准备开放,给你们一夜的时间,

不要再等待春天到了,才开啦!”

武则天下了圣旨之后,百花都十分焦急。虽然现在是寒冬腊月,但是皇帝下旨,谁敢违

抗?抗命的下场,谁都能想得到。第二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狂风呼啸,滴

水成冰,但众花仙是不敢违命。只见后苑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开了花蕊。

武则天,目睹此情此景,高兴极了。

突然,武则天发现有一片花圃还是凋零着,惨不忍睹,不但没开花,连绿叶都没有。触

景生怒,她一声喝问:“这是什么花,竟然敢违抗朕的旨意?”有人回答:这是牡丹。武则

天余气未消,下令把牡丹贬到洛阳去。

谁知,这牡丹刚到洛阳,便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武则天知道后,更加生气了,

下令火烧牡丹。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呻吟。然而,人们

却惊奇发现,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这,也是牡丹被称为“焦骨

牡丹”的原因。

由于其凛然正气和对权贵不低头的傲骨,牡丹被尊为百花之王。慢慢的,洛阳牡丹闻名

天下。













献花(0)
+1
(本文系耕田书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