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汉县马渡乡一游

 灰小岙 2015-09-19

本文摘手:灰小岙


  马渡石林


  摩崖造像

  【核心提示】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马渡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沙溪的水。”用这样一句诗形容宣汉马渡,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个因“水”得名的乡镇,因其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旖旎的石林风光、传统的民歌文化等“三宝”,在达州数百个乡镇中显得与众不同,因而饮誉川东北。

  7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赴马渡考察调研。记者一同前往,登山寨,看石林,走古道,聆听历史的跫音,触摸自然的造化,欣赏如画的美景和质朴的民歌。

  A 汉唐遗韵

  一条河,一个人,一段史。马渡的得名,饶有趣味。

  马渡乡位于宣汉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9公里,宽阔的沙溪河是宣汉县与平昌县的界河,马渡关就雄踞于沙溪河畔。

  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三国名将猛张飞进军巴州,经瓦窑坝,战隘口,行至沙溪河,突遇河水陡涨,大军滞留。军情紧迫,张飞心烦意躁,借酒浇愁。或许是酒壮英雄胆,或许是军务不敢怠慢,醉意朦胧的张飞遂于三更时分,绰矛扬鞭,策马飞渡。这一跃,竟飞渡一河两县。乡人惊异,感其神勇,于渡处勒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并更场名为“马渡关”。

  记者到来时,没有看到当年的勒石刻碑,据说早已毁于洪水,不过其渡口遗址尚存。这说明马渡之名,就是因“水”而来。

  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马渡关见证过多少如霜剑气,目睹过多少盛世繁华,迎送过多少羁旅商客。世事的沧桑,岁月的痕迹,早已湮没于王朝的更迭,我们无从考究。不过,从散见于史籍的记载中,我们还是能够听见其历史的跫音。

  南北朝时期,马渡曾是新安县治所在地,公元750年置阆英县,置县史长达342年。及至唐代,佛教兴盛,马渡人于浪洋寺开凿摩崖造像。

  7月30日,记者看见,历经千年风剥雨蚀,该造像风化严重,很多石像面目模糊,部分已经残缺,但大体保存完好。

  该造像共23龛145尊,面积83.64平方米,分布在长9.2米、宽4.1米、厚2.2米的大青石壁四周,造像艺术独具特色。造像建于唐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由东乡县令、阆英县主簿、石鼓县押司三人筹资修建。初名大慈寺,拥有三重殿宇,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改名浪洋寺。宋雍熙四年(公元979年)、清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两次大修,后毁于战火。

  该造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清末曾是“马渡八景”之一,201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乡干部说,今年下半年,准备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穿行于小寨石林风景区,一边欣赏如画的石林风光,一边聆听乡干部的娓娓讲述,尘封的历史片段,珍珠般串起马渡千年华章。

  地势险要的古山城遗址,留下了多少英雄豪杰凭险据守、谁与争锋的豪情。物换星移,当年用粗大条石垒砌的坚固城墙,已经毁于“文革”,从残留的条石上,我们依稀可以读到马渡沧桑的世事。


  关刀石


  天梯


  猴婴石


  玄德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徜徉于老林壕的青石古道,耳畔犹然响起“得得”的马蹄声和诗人杜牧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马渡山间,驿卒快马加鞭运送荔枝的场景,演绎着大唐帝国的豪奢。如今,这条荔枝古道依然蜿蜒于石林风景区的峡谷山梁,磨得溜光的青石板,无声地诉说着玄宗与贵妃凄美的“长恨歌”传奇。

  及至现代,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时期,红四军、红三十军驻扎马渡,宣汉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迁驻马渡,彭杨军事政治学校设于马渡,培养红军干部200余人。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历史跫音。马渡,一个充满故事与传说的地方。巴人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宗教文化、红军文化等在此交汇传承,悠久的人文和厚重的历史令人惊奇。

  B “奇石开会”

  “咦?这分明是个人嘛!”行进途中,不知是谁的一句惊叹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循声望去,但见一面断崖高耸,酷似一个人的侧脸。

  一行人驻足细看,额、鼻、唇、嘴轮廓清晰可见。尤其令人叫绝的是,额头上居然长着几棵灌木,恰似人的眉毛;而头顶位置,覆盖着一片灌木和杂草,就像人的头发。因为有了张飞的故事,当地人将其命名为张飞石。

  “这处断崖从不同的角度看,你会看出三种形状。”带路的乡干部说,从右面看,像猛张飞;从正面看,似麒麟面;从左面看,是一前一后两张大佛脸。后来,在游览景区的过程中,记者果然看出了麒麟面和大佛脸,印证了乡干部的说法。

  马渡诸峰,林壑优美。走进小寨石林风景区,山中有林,林中有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裁剪出马渡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仿佛“奇石开会”,或象形,或会意。行走隐秘的林间,冷不防冒出一个个惊喜:有的一石突兀,直指苍穹;有的两石相偎,状若母子;有的如飞来之石,搁于翠峰之上;有的如天工造物,惟妙惟肖……关刀石、鱼嘴石、轿子石、猴婴石、圣人石、豹子石、风斗嘴、金蟾石、孔明扇、玄德掌,千奇百怪,叹为观止。


  荔枝古道

  山因林而秀美,林因石而空灵,石因林而生动,景因人而鲜活。善于想象的马渡人借石发挥,茶余饭后编出了一个又一个“童话故事”。比如关刀石,立于古山寨悬崖边,就像一把竖放着的大刀,旁边即是山寨狭窄的入口,仅能容二人并排通过,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当地人附会说:当年关羽鏖战归来,下马立刀,青龙偃月刀石化于此。

  还有玄德掌,本是一处断壁,因风化其形宛如人张开的手掌,立于崖下。当地人将其与蜀后主扯上干系。说是阿斗天资愚笨,刘备怒其不幸、恨其不争,狠狠扇了阿斗一耳光,上演了一出“老子教育儿子”的好戏。

  这些故事,反映了马渡人打造石林风景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也给游客平添了不少乐趣。

  而风斗嘴测雨的故事就不是捏造的了。风斗嘴位于马渡乡2村4组,因相距约10米的两个洞口冬吹暖风、夏吹凉风而得名。这两个洞口分别在一栋农房的后面和旁边。记者到来时,房后洞口处摆放着几张凳子,几个农民正在此纳凉。

  “不信,你坐上十分钟,保你凉得遭不住!”见记者满头大汗,村民欧阳邦邀记者试试。果然,走近洞口,凉风习习,与外面酷热难耐的高温判若两重天。坐了几分钟,暑气顿消,感觉神清气爽。

  “旁边这个洞口更神奇,能预测天气。”欧阳邦说:“洞口岩壁已经洇湿了,近期必然下雨(记者注:9天后,达州果然下起瓢泼大雨)。雨量的大小靠洇湿面积的大小判定,从上往下,越接近地面,雨就越大,上面錾有刻度。过去,当地人就是靠这个土办法预测天气、安排农事,准确无误。”


  能预测天气的风斗嘴

  类似风斗嘴冬暖夏凉的洞口还有几个。一老农说,冬天干农活冷了,就到洞口暖暖手;夏天干农活热了,就到洞口歇歇凉,“我们享受的是免费空调!”

  漫步石林,最险的地方当数一线天。两面巨石屏立,中间仅容一人通过,上下高差有四五十米。过去,农民只能攀藤上下,现在乡政府搭建了木梯。从上面俯瞰,几乎笔直的“天梯”直通谷底,记者望而生畏。最终,记者一行还是鼓足勇气,胆战心惊地下到了谷底。

  进入老林壕,别有一番洞天。一条青石板路隐没于林下,贯穿其间,这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千年前的荔枝古道。古道旁,是深不可测的天坑。这里峡幽谷深,植被繁茂,藤蔓缠绕,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而和谐的光影,如梵阿铃上奏着的名曲。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记者惊诧于峡谷的绿与静,目之所及,尽是高大的乔木、丛生的灌木、葳蕤的蒿草和纠缠不休的藤萝,几乎看不见泥土的颜色。山风动,林涛涌,知了鸣,鸟雀闹,一派原生态风光。掬一口幽谷泉水,吸一口纯净空气,吼几嗓马渡民歌,都市的喧嚣,尘世的烦忧,早就荡然无存了。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马渡乡政府正着手打造石林风景区。乡长冉奎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民歌文化展演基地、川东最美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逐步打造石林王国、人间天堂、乡村风情、民歌摇篮。目前,景观发掘、景区游道、景点标识已经完成,首期200亩的蜡梅产业园可望于今年底建成。

  C 民歌摇篮

  爬山,观石,赏景,听故事,头上烈日高照,极目四野皆绿。正行进间,忽然隔空传来嘹亮的山歌声。抬眼望去,两女一男,撑伞站于高山之巅,纵情唱起了马渡民歌。歌声清脆悠扬,唱词质朴无华。

  ……

  想我公婆,公婆也有错,男大女大正相合,还不把媒提哟……

  想做媒的,不是好东西,奴家未曾得罪你,怎不把媒提哟……

  想我哥哥,哥哥读大学,为了前途各顾各,谁个来管我哟……

  想我嫂嫂,嫂嫂命才好,怀抱娇儿对我笑,越想越心焦哟……

  想我妹妹,妹妹小两岁,男成双来女成对,越想越掉泪哟……

  ……

  空旷的山野,歌声穿林而过,如诉如泣,直达人的耳膜,记者终于体会了民间“山歌钻心”的说法。

  “我叫蒲永会,是土生土长的马渡人,刚才唱的叫《十想》。我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唱民歌,唱了几十年了,一天不唱不舒服。”说起唱民歌的历史,65岁的蒲永会滔滔不绝,她说她曾于2009年搜集整理了100首民歌。

  就在记者采访蒲永会时,山那边树林里飘来了一阵美妙的歌声,唱歌的是两个女子,只是“只闻山歌响,不见丽人来。”

  “唱民歌解乏,我当细娃儿就会唱了!”说这话的时候,74岁的潘传礼一脸自豪,“马渡唱民歌的氛围浓郁,大人耕田、栽秧、割麦、挞谷、采石甚至转路都在唱,细娃儿耳濡目染,从小就会唱,我还会自编民歌。”说着,潘传礼拿出一首歌颂马渡新面貌新生活的歌词给记者看,并即兴演唱起来。

  马渡民歌多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男女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等方面的内容,歌词就像山里的野花一样质朴,声音高亢嘹亮;既有现成的版本,也可即兴发挥,现编歌词,见啥唱啥;可单唱、对唱、合唱,曲调以“溜溜调”为主,是川东民间文化的瑰宝。马渡乡曾专门辑录了200多首民歌。现在全乡歌不离口的“民歌手”不下百人,年龄大的七八十岁了。

  马渡民歌究竟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当地人说祖祖辈辈就在唱了。不过,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是他开创了马渡民歌大众传唱活动。

  他,就是“情歌王子”李依若!据说是意象丰富生动、旋律优美抒情的浪漫经典《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

  李依若原名李天禄,祖籍平昌,1911年生于马渡乡百丈岩一个富豪之家。自幼聪慧,喜欢吹拉弹唱,马渡人形容“戏台上的文小生是啥样子李依若就是啥样子”。上世纪30年代前后就读于成都岷江大学,其间与一位康定李姓富家女相爱,假期曾多次到康定游玩采风。跑马山上,纵马驰骋,蓝天白云,情意绵绵。

  马渡人说,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依若创作了《跑马溜溜的山上》(又名《跑马歌》、《康定城歌》)。后来,李依若将李姓女子带回家乡准备完婚,不料家人认为同姓不能通婚,一对情侣,就此拆散。


  记者采访“民歌手”

  抗战期间,中央音乐学院迁到重庆青木关,音乐家江定仙采集到《跑马溜溜的山上》,歌名改为《康定情歌》。1947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首唱《康定情歌》,之后风靡全国。

  解放前,李依若经常教马渡乡民唱民歌,常在马渡和县城组织表演比赛。他收集、整理、改编、创作了数十首民歌,其中包括唱响全国的《苏二姐》等。

  30年代后期,李依若任重庆市政府秘书科员和《新蜀报》文艺副刊编辑,回乡后由父母包办与一位赵姓农家女结婚,未育子女。解放后,曾任宣汉县文联主席,命运多舛,上世纪50年代末病逝前将众多手稿付之一炬,边烧边哭。

  一代音乐奇才就这样走了,而他开创推进的民歌传唱活动,至今长盛不衰。2007年,马渡被四川省命名为“川东民歌之乡”;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马渡乡如火如荼打造旅游产业,建起了依若亭和依若广场,马渡民歌将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本报记者 何文均 蒲建国 黄江涛 徐冬 摄影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