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徐渭有一副家教奇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的读音不同,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
一副家教对联。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这幅对联告诉人们:一个好的家庭,除了勤以耕作,惠以为人,还需要读书求学,更新知识。 清代另一学者孙寄圃,曾给儿孙撰写一联,要他们坚守廉洁、清贫,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其联云: 清末著名的禁烟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但是他为人正直,对子女要求极严格,他曾撰联勉励子女,联曰: 此联是林则徐祠中写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说明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而是希望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成为有用之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