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陰不勝陽---《內經》理論臨床應用

 寂寞在繁衍 2015-09-20

【王洪圖醫案】患女 28歲,初產,剖腹。產後10天發熱產生精神錯亂。就診時候需要捆綁。使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切其脈細數。中醫認為初產手術傷血,血為陰,熱邪盛,熱為陽。診為陰不勝其陽,治療上宜養陰、瀉心火,方用黃連阿膠湯+連翹,10天而痊癒。

 

【王洪圖醫案2】患女21 歲,整天忙於準備應試,勞累而煩躁,連喊帶叫以致無法睡覺,使用常用的抗精神分裂藥物治療無效。因精神出現異常,無法受診,當病患添果凍時發現舌頭紅瘦而起刺,偶于安靜時切脈為細數。診為煩勞陽氣長,陰不勝其陽,治療宜育陰潛陽,以三甲複脈湯加減治療一周病患安靜下來。囑其注意休息,適當運動,防止復發。

 

按語:《素問》雲:“陰不勝其陽,脈流薄疾,並乃狂。”即是說,1.陽熱之邪過盛,火熱之邪並踞於心(心為火為陽位)重陽必傷陰;2.反過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當素體陰虛,心陰不足的情況下,人勞累的時候,也是可以加重陰傷,所以陰也是不能制其陽,火熱之邪乘機擾亂神明,從而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