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验方新编卷一面部

 铁树林 2015-09-20
急寻有壳蜗牛一二条(查药物备要便知),捣融摊纸上,贴之即愈。纸上留一小孔出气,初起用之神效。
    又方∶鹿角(烧研),猪胆调搽亦效。
    
若不急治,延及遍身不救,照上蜗牛方治之。或照上鹿角猪胆方更效。
    又方∶鹌鹑粪、鸽子粪、胡桃壳(即核桃),熬汤,以绢帕溅汤热搽即愈。忌羊、鹅、鱼
又名酒刺。由肺经血热而生,发于面鼻,碎黍如粟,色赤肿痛,破出粉汁。用大黄、硫黄等分,研末,以凉水调敷,内服清肺热药自愈。
    又方∶轻粉、黄芩、白芷、白附子、防风各一钱,为末蜜丸。每日洗面时,多擦数次,临睡时又重洗面而擦之,三日消痕灭迹。或用下雀斑附子蛤粉方亦效。
    又方∶紫参、丹参、党参、苦参、沙参各一两,为末,胡桃肉(又名核桃)捣融为丸梧子
其色或黄或黑,碎点无数,由火郁血分,风邪外搏而成。用时珍玉蓉散∶猪牙皂角、紫背浮萍、青梅、樱桃各一两,鹰屎白三钱(或鸽粪白亦可),共研细末,每早晚用少许在手心久又方∶附子、蛤粉、茯苓、白芷、陀僧、山柰各五钱,共为末,蜜调擦面上,次日洗去,甚效。并治酒刺。
    又方∶苍耳草嫩叶尖和盐少许,捣烂,五六月间日擦十余次,甚效。
    又方∶紫背浮萍、汉防己,煎水洗。或晒干为末擦之,甚效。
    
橄榄核磨水搽之,即愈,并无痕迹。或用白糖擦之,亦妙。
    又方∶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末擦之,亦无痕迹。
    玉蓉粉∶治雀斑、酒刺、肺风、酒糟鼻、面上一切斑点。绿豆一升,荷花瓣二两晒干,滑石、白芷、白附子各五钱,上冰片、密陀僧各二钱,共为细末,早晚洗面擦之。
    
大母猪蹄四个,洗净煮成膏,卧时擦面上,次早洗去,半月后即不皱矣。
    
熟猪油夜夜敷之。
    
半夏(焙研),米醋调敷。不可见风,自早至晚,不计次数,三日后,用皂角煎汤洗下即又方∶天门冬和蜜捣烂为丸,日日洗面即白。
    
羊胫骨末,鸡蛋清调,每夜敷,早以淘米水洗去,十日后,面白皮嫩,神效。
    又方∶冬瓜一个,竹刀去皮切片,酒水各半煮烂沥渣熬成膏,夜夜擦之,次早洗去。
    
西瓜子仁五两,桃花四两,白杨柳皮二两,为末,食后米汤调服一匙,一日三服,一月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无白杨皮或用橘皮亦可。
    又方∶轻粉、滑石(水飞净)、杏仁(去皮取霜)各等分,为末,蒸过,加冰片少许,用鸡又方∶顶上金色密陀僧一两,研极细末,用人乳或蜜调如薄浆糊,每夜略蒸,待热敷面次早洗去,半月后面光如镜。
    又方∶冬桑叶,煎浓汁收贮,冬月早晨用一酒杯,搀入水内洗面,光滑如镜,面亦不冻
腮内酸痛名遮腮。用洞天鲜草嫩膏敷上,次日即愈。若病后两腮发肿,不作酸痛者名发颐。用天麻、白芷、防风、荆芥各一钱,送服醒消丸三钱而愈。此林屋山人方也。洞天、醒消各方均见痈毒诸方门。
    
腮边穿一小眼,时发时愈,名曰漏腮。内服荆防败毒散(见内外备用诸方),外用夜合花愈
俗名撑耳风,又名腮。用灯火(灯心一根,点油烧之)在大指二指之下,手背微窝处烧知),又方∶皂角二两,生南星二钱,糯米一合,共为末,姜汁调敷,立效。
    又方∶轻者用靛花或磨鹿角搽。重者用大黄、白芨、五倍子,共为末,鸡蛋清调搽。
    又方∶丝瓜(又名水瓜)烧存性,研末,调水涂之。
    又方∶醋调陈锻石敷之。
见小儿科杂治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