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360宣布已与酷派集团达成了新协议,360在奇酷股权增至75%成为了控股股东,这一消息让360、酷派和乐视闹腾的中国互联网界价值15亿美元的三角恋最终以“皆大欢喜”收尾。 表面看来,360没有出一分钱获得了奇酷公司25.5%的股份,价值2.27亿美元。酷派也因此可以收回部分酷派公司的互联网业务,避免了近15亿美元的赔偿。而乐视在看两家斗法,虽没有获得直接的收益,但也无需给股民一个交待,至少在未来的日子里对酷派的发言权增加了不少份量。 似乎是多赢,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局,也可能是唯一的结局,因为按此前360开出的近15亿美元的认沽权,即使酷派砸锅卖铁也不够赔的。 然而这一次,在刀客看来,从来不吃亏的周鸿祎和360,表面上接受了这一和解的结局,但只有打掉牙自己往肚里咽了。 于酷派和乐视而言,现在的处理办法,至少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对于360,那25.5%股份,也只是一个面子而已。 奇酷的家底到底有多少?要弄清周鸿祎这次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咽的原因,我们得先看奇酷这家公司到底有什么家底,25.5%的股份到底值什么钱? 在2014年12月16日酷派在与360合作之前发布的《酷派集团主要交易视作出售附属公司权益及恢复买卖》公告有如下表述: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说的奇酷公司,是Coolpad E-Commerce的全资运营公司。那么酷派向这家公司注入了什么资产呢?在同一份公告中,酷派说了如下的话:
这里的“投资者”指的就是360,那么在这个公告里说的注入资产,实际上就是注入“大神”品牌,业务合同和员工,著作权和商标其实不值什么钱,也就是说,除了“大神”和酷派的预装业务外,酷派没有向这一公司注入任何实体资产和现金。 为了弄清这里所说的“著作权”,刀客查阅了奇酷和酷派的相关专利,属于奇酷名下的只有几项外观和自拍杆的专利,而酷派近4000多项专利的持有人是“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也就是说,酷派根本就没有向奇酷注入任何专利方面的资产。 换句话说,为了和360合作,酷派把“大神”品牌和团队剥离出了酷派,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然后作价近10亿美元与360合作,然而据酷派的说法,“大神”品牌的手机2014年销量近1000万台,如果只是这些,当初周鸿祎可能不会同意这个估值。 周鸿祎的坚持与尴尬按现在的结局,周鸿祎和360得到的只是“大神”品牌和技术团队,其它的只能是“呵呵”了。 其实按照老周的作派,有半年时间,连锅端掉“大神”产品的团队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其实不用费这么大的功夫,问题是要看周鸿祎做手机最缺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老周做手机失败过一次,这次重燃战火,“给手机行业添堵”,肯定是想清楚了核心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周鸿祎而言,再造一个品牌并不难,但供应链和成熟悉的团队是他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从近期周鸿祎的打法看,把“大神”品牌直接拉到了比“红米”还低的位置,也就是想废掉“大神”品牌,这个对周鸿祎而言一点都不重要,周鸿祎看重的应该是酷派的供应链体系和团队。 而酷派搞三角恋的结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让周鸿祎依托酷派完善供应链的梦破了,还有一个就是360 OS迅速做大的梦也破了,因为据最新合约,酷派要赎回酷派手机的预装业务,现在留给周鸿祎的只有一个团队和一个奇酷公司的壳。 然则周鸿祎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自己默默打完自己约的“炮”。 对于周鸿祎而言,如果坚持要酷派赔近15亿美元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至少从现在刀客所查到的酷派的公司中关于双方约定的违约赔偿的条款来看,酷派能赢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即使360赢了官司,酷派又赔不起怎么办?而且双方的公司结构又非常复杂,这官司可能会打成跨国官司,打个三五年很正常,但周鸿祎等得了三五年吗? 另外一个让周鸿祎忍气吞声的原因,就目前中国市场的手机公司,能和360合作的还会有谁呢?此前传出360和HTC合作的消息,后来HTC出面“澄清”了,当然就底子而言,HTC的价值肯定比酷派大很多,但要打动王雪红,周鸿祎的本钱够不够是个问题。其它的厂家要么没有价值,要么周鸿祎啃不动。 最后一个原因还是时间。奇酷手机的发布会开了,各种消息满天飞了,如果周鸿祎要重打锣鼓另开张,产品什么时候才能上市?留给周鸿祎的时间没有多少。依老周的做风,与其失信用户,还不如先忍了,吃亏的事以后还有机会。 虽然360没有再花钱就得到了25.5%股份不值什么钱,但对于现在的周鸿祎而言,毕竟有一支成熟的团队和一个年销量1500万台的品牌,可以迅速让研发的360 OS有一个比较可观的装机量,倒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 当然,这个故事还没有到彻底了结的时候,周鸿祎以后如何“F***”回去,现在还不好说。
|
|
来自: 昵称15592316 > 《360乐视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