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小檗科常绿灌木刺黑珠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毛叶小檗Berberis brachypoda Maxim.、黑石珠Berberis dictyophylla Franch.var.epruinosa Schneid.的根皮或茎皮。刺黑珠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毛叶小檗主产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等地;黑石珠主产于西藏等地。 【异名】刺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胆经。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可单用水煎服。治泻痢,亦可与吴茱萸根、映山红根等配伍。泻火解毒:用于痈肿疮毒,丹毒,水火烫伤,可研末水调,或麻油调敷;用于咽喉肿痛,可与山慈姑、雪胆水煎服。此外,单用磨水点眼,或与车前子、光明草、茶菊花、龙胆草同煎服,又治暴发目赤;与滑石、青黛、生石膏为末,凡士林调擦,又治湿疹。 现代常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黄疸、痈疖、湿疹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30~60g);或研末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现代研究】含小檗碱等。对志贺菌属、链球菌、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钩端螺旋体、利什曼原虫、阿米巴原虫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并有利胆、缓解胆囊紧张度、减少疼痛的作用。总碱对白细胞有升高作用;对抗癌药环磷酰胺引起的大鼠和犬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同时有增强环磷酰胺抗癌疗效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