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臣:难忘金戈铁马的岁月 走近抗战老兵 本报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宋秉棣 9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靖远县乌兰镇张虎臣老人家中,不大的房屋里,家具摆放整齐,老旧的地板被擦得铮亮。客厅中央,一副由当地一名书法家书写的“国难社稷堪忧,虎臣舍身报国”的对联,表达着当地人民对这位抗战老兵的敬意。 张虎臣,1925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夏县上王庄村。在动荡的岁月里,年仅13岁的小虎臣便参了军,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从1938年参军到抗战胜利,7年时间里,我每天都希望早点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如今,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感觉像是在做梦。”张虎臣沉默了片刻,向我们讲述他的从军经历。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起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1月8日,太原失陷。1938年2月,日军向晋南进犯。3月中旬,临汾、长治、侯马、闻喜、夏县、运城、解县相继沦陷。山西境内,一片狼烟,抗日的烽火烧遍全省。这一年,刚刚13岁的张虎臣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大的一次转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