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出线性思维教学模式
2015-09-20 | 阅:  转:  |  分享 
  
?走出线性思维教学模式一位老师在教学六年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要求学生自学例题,尝试完成下列填空,然后列式解答:(1)求红花有多少
朵,就是求(?)朵的1/2,你能在图上圈一圈吗?(2)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求(?)朵的(?)/(?),在图上圈一圈。从表面
看,教学流程简洁、清楚,思维过程简单、流畅。这种完全线性化的、封闭式的学习过程,不仅没有抓住教学重点,而且窄化了思维的过程,降低了
探究的价值。开放式、非线性思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画图等手段自主理解“其中1/2是红花
”和“2/5是绿花”的具体内涵;梳理解题思路,进行完整解答;抓住重点,进行专项训练。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
变化的思维方式。线性思维观把教学过程视为单向的、没有意义拓展的教学“流程”,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线性安排和单维设计,将复杂、多维的教学
过程简化为“按图索骥”的单向过程。课堂教学片面追求线性化思维必然导致思维过程的肤浅化,必然会减弱教学的价值意义,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发展。然而,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今天,线性思维教学却成了追捧的对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戒。比如,在部分地区推行的“导
学案”、“尝试活动单”等,线性设计的痕迹非常明显:一是学习过程流程化,即按照教师设计的“导学单”进行有序学习,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
务,表面上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实质却使思维过程表象化、简单化;二是“导学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习惯一手炮制的,所谓“循
序渐进”地导学,只是教师将自己的思维逻辑强加给学生而已,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亚当?斯密说,“我们身处某种模式时,便很难想象其他模
式”。打破线性思维教学模式,追求非线性思维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可取之策。非线性思维是相对于线性思维而言的,它要求学生的思维活
动灵活且方向多变,并逐步形成多维联系、立体化思考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意在追求思维品质的创新求异和永恒的新颖性。非线性思维不像线性思维
那样常常处于简化的过程中,而是依据总的发展方向,进行发散的、逆向的、反常规的思辨与探索,努力从混沌中把握有序、拓展思路、探求真理,
因而也更容易发现新规律、掌握新方法。非线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非线性思维理论来指导和组织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注重学
生的个体感悟和主体参与,使思维过程更具挑战性和深刻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非线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并不意味
着全盘否定线性思维方式,而是使线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合理、更有效。因此,“导学单”要注重目标导学,注意设计科学、合理、具体的
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学习重点、难点,自主拟定学习提纲,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切实转变角
色,更多地发挥“引”与“导”的作用,切忌设计有违课堂生成性和多样性原则的教学流程,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生活性和实效性。非线性
思维为课堂教学开启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相信随着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非线性思维理论将会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献花(0)
+1
(本文系紫竹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