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俄倒爷讲述30年发家史

 Nauer的图书馆 2015-09-21

  苑听雷/孙娟/燕玺/刘岩

  昔日租住库房的女老板,已经住进大房子开上了进口跑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当时中苏关系的回暖,中俄边境贸易也逐步得以恢复。从最初“西瓜换化肥”的易货贸易,到后来“全民皆商”的民间贸易,再到如今以本币结算为主要特征的规范化贸易。30年间,中俄边境贸易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成为中俄双边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绥芬河、黑河和东宁三个代表性的对俄边贸口岸,对中俄边贸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回顾和展望。

  绥芬河:俄货商店女老板讲述20年创业史

  绥芬河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自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绥芬河就以其地缘优势,率先在上个世纪20年代形成闻名遐迩的“国境商都”。

  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让地处中苏边境的绥芬河不见了昔日的繁华。经济衰落,城市破败。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

  随着中国南方城市的逐步开放,黑土地上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1987年,他们终于盼到了包括绥芬河在内的四个边境口岸正式开放的消息。易货贸易是绥芬河对俄边贸最初的交易方式。当时的贸易,没有真正的柜台,更没有门市商场,有的只是中俄边民的双手。

  在绥芬河,记者结识了一位名叫姜丽的俄货商店女老板。这位现在开着进口跑车、住着200平方米大房子的老板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丈夫一起从佳木斯来到绥芬河创业的。她回忆说,边贸开放之初,中俄边民就在国境线上划出的一块空地上做起了手把手的交易,中国人用运动服、旅游鞋、羽绒服、气压暖瓶这样的日用品,换回了俄罗斯的狐狸皮、貂皮、皮帽子、大衣。正是这样,靠着当时中苏两国边民对贸易的热情,绥芬河又热闹了起来。

  然而,与此同时问题也出现了。正当大家怀着满腔热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绥芬河人却发现,自己的“客厅”和“柜台”太小了,小到办不起一个千人展销会:全市仅有一个国际旅行社和一个旅店,加在一起,床位还不足两百张。

  谈到当时的情景,姜丽有切身体会,她告诉记者,她刚刚来绥芬河时,住的地方就像库房一样,开门就上炕,地下只能站一个人。当时全城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马路,没有一辆正规的出租车,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人就把自己的手扶拖拉机开到城里,跑起了出租。

  城市基础设施和交易环境的落后一度让很多像姜丽一样的商人感到了一丝忧虑。不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青云市场”为代表的一系列交易场所的建成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青云市场建成于1991年底,这是绥芬河建起的第一个边境贸易市场。青云市场建成后给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后,绥芬河又陆续建成了十数个专业贸易市场。与此同时,绥芬河举全市之力改善城市其它基础设施。

  进入新世纪,这座到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的边陲小城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关注。2004年,绥芬河建起了第一座五星级酒店。

  在过去的30年,绥芬河由一座贫穷落后的小乡镇,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商都。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绥芬河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城市。要将网络和电脑变为绥芬河商人乃至中俄两国商人的新柜台。

  黑河:俄罗斯商人夫妇跨境开数家服装店

  黑河市坐落在黑龙江的南岸,与对岸的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如同是黑龙江这条母亲河怀抱中的一对孪生兄弟,被人们称为“中俄双子城”。

  列娜原本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一位服装商人,多年来,她一直与丈夫,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经营着两家服装店。几年前,精明的她在朋友推荐下,把投资的眼光放到了对岸的黑河。

  列娜告诉记者,当时有个俄罗斯朋友建议她到黑河来投资,开一家服装店。起初列娜还有点犹豫不决。但后来,她经了解得知,按照中俄两国的有关规定,像她这样的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居民,可以凭自己的护照免签证进入黑河市区。于是她决定来黑河开这家服装店。

  如今,每天都有数千名列娜这样的俄罗斯人通过黑河口岸进入中国境内经商、娱乐、生活。2008年,平均每天出入黑河口岸的俄罗斯游客有3000多人次,最多时则可以达到6500多人次。

  对于黑龙江北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居民来说,到黑河来购物、娱乐、休假,就如同从同一座城市的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一样方便。由于两座城市近在咫尺,因此两国的手机信号都可以完全覆盖这两座城市,列娜所使用的俄罗斯的手机号码,甚至不需要办理国际漫游,就可以在黑河自由地与对岸的家人通话。

  在结束了一天工作之后,列娜往往会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在黑河,有很多像列娜这样常年居住的俄罗斯人,所以尽管列娜长期生活在异国,但她不觉得寂寞。而这些来黑河消费的俄罗斯人,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黑河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黑河的中央步行街,记者看到,这里几乎每一家店铺的名称都是用中俄两种文字书写,几乎每一个售货员都能流利地掌握中俄两种语言。在这里,“中俄双子城”的构想似乎已经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东宁:“东北的温州人”赴俄开连锁加工厂

  东宁,黑龙江省最南端的边陲小城,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隔瑚布图河彼此相望。从这里到俄罗斯远东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乌苏里斯克仅有53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中俄边贸解禁之后,这里在多年的实践中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对俄经贸合作模式。

  开放之前的东宁,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几乎与外界隔绝。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边境居民证”,只有凭这个证件才能进入东宁。当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个东宁人到佳木斯去走亲戚,不小心在火车上把边境居民证丢了,于是就无法回到东宁的家中。最终托人求情开介绍信,费尽了周折才顺利回到家里。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解冻,中国实施沿边口岸开放,像边境居民证这样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物件也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东宁人的生活开始因口岸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国家推进沿海开放之后,1987年恢复了对原苏联的边贸业务。那时,东宁没有自己的口岸,但这并没有阻止东宁人对贸易的热情,他们借助满洲里、绥芬河等埠外口岸开展边贸。1990年5月16日,东宁口岸正式投入使用。人们突然发现,中俄边境贸易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光东宁就注册了1800多家外贸公司。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次。当时的情景确实可以称得上全民经商、全民下海。

  在东宁,崔龙吉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1991年辞职下海经商的,两年后他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吉信经济贸易公司,开展小额易货贸易。他很快便瞅准了中俄贸易互补性这一重要特征,往俄罗斯发一些服装,然后用赚来的钱购买钢材、轮胎等在中国非常紧俏的物资。

  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下半年,由于中俄两国政策的调整,双方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卢布一再贬值,一些边贸企业因难以维持而纷纷倒闭。

  面对困境,崔龙吉反复思索后,果断放弃中俄易货贸易,成立了运输公司,并在境外建立了商品批发市场和果蔬市场,采取一条龙服务,在售卖商品的同时通过运输公司客户运送商品,顺利走出困境,向服务贸易转型。

  在今天黑龙江所有对俄贸易口岸中,东宁口岸的本土企业家最多。他们身上最大的特质就是敢为人先。也有很多人把他们称作“东北的温州人”。

  2002年,崔龙吉吸收南方知名制鞋企业的技术,在俄罗斯境内投资建设了13条旅游鞋生产线。利用南方的技术和俄罗斯的公共关系,出口半成品到俄罗斯进行组装及销售。这种经营理念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带来税收,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也为中国企业带来平稳收益,实现了中俄贸易“双赢”局面,被称为“吉信模式”。2003年,他干脆在东宁建立了与境外鞋厂配套的鞋业散件生产厂,实现境内外“跨境连锁加工”。

  这个冬天,我们的记者奔走在冰天雪地的中俄边境线上,能感受到一段曲折的历史和勃勃的生机。告别边城之际,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俄边境贸易早已告别了肩拉背扛的民贸时代,告别了潮起潮落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了“提档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