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上去入

 活着的道 2015-09-21

平上去入

    汉语是声调语言,最小的语素是汉字,而汉字要具备声调才能表示意义。现代汉语,仅指普通话/北京话的话,声调一共有四个(不算轻声),为方便普及而被简单的称为1、2、3、4声。其实四声调还有另一套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叫法,即阴平、阳平、上(读作赏)声、去声,而这一套叫法的出处就来自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声调系统,现今已不多用。

    古汉语(这里特指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概括的说即是“平上去入分阴阳”,即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每个声调又根据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调,清声字读作阴调,浊声字读作阳调。分阴阳后实际上一共有八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和阳入。至于“平仄”之分,则是把除了平声外的三声作为“仄声”。采取平上去入为四声命名,不知道是否与其字义有关,但这四个字各自所读的声调确实与其表示的声调吻合,即“平”字读平声,“上”字读上声,“去”字读去声,“入”字读入声。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当代普通话只剩下四个声调,保留了阴平、阳平二声,阴上和阳上不再分阴阳而合并为一个上声调,阴去和阳去也合并为一个去声调,入声则完全消失。

    入声的消失可以说是古汉语和当代普通话(也可扩大为大部分官话)在语音系统上的主要差别之一。大部分官话区的人对什么是入声完全没有概念,但除了官话,汉语其余的各系方言,几乎都完整的保留了入声(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小部分地区也还保留入声),甚至日语、韩语、越南语这类汉字系统的语言中也保留了入声元素。从我目前所知的一些方言来看,入声字的韵母大多为单元音,即a、o、i、u等,而不为ao、ou等复合元音,韵母后还有一个入声韵尾,如-p,-k,-t,-h(据说-h为-p/-k/-t弱化之后演变而来的喉塞音韵尾)等。读入声时发音短促、戛然而止,并做出入声韵尾表示的口型但不发音。

    这里必须先穿插一下现代用于表示声调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是先将读音的音高分为五度,分别用1、2、3、4、5表示,为便于理解可以将其视为音乐的音阶,比如对应于哆、唻、咪、发、嗦。单个音高或是多个音高的连读都可以构成一个声调,写下来就是这个声调的调值。以普通话为例,可以将第一声写为5或者55,第二声写为35,第三声写为214,第四声写为51。由于人个体的差异,即使同一方言区里的人读同一个字,声调也会产生些微差别,因此五度法很难做到精确的定量的表达,比如有人认为普通话第三声应该是213,而不是214(类似的声调差别一般人确实难以分辨)。同一种声调的五度法表示有一个音高的差别非常正常,但基本不会等于大于两个音高,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平上去入

    每个汉字在古声调系统中都有固定的声调(平上去入阴阳调中的一个)。古汉语的音调调值已经难以考证,比如阴平调,谁也不知道是55还是33。但是每个声调在如今各个方言系统里都可以找到其对应的读法。以上图为例,古阴平、古阳平、古阴去在北京话中分别读作55、35、51,在成都话中分别读作44(比普通话第一声音高略低)、31(类似普通话第三声前半段的降调)、13(类似普通话第三声后半段的升调);那么分别读作古阴平、古阳平、古阴去的“诗”、“时”、“试”,在北京话里就读作shi55、shi35、shi51,而在成都话里就分别读作si44、si31、si13。换句话说,只要某一种方言系统里记录了古声调和它现今声调的对应关系,就很容易找出任意一个汉字在这种方言中应读的声调。

    当今的汉语方言完整保留平上去入阴阳调的极少,可考的有粤语、广西平话、绍兴话、潮汕话等。其中粤语除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阳入七个声调外,阴入还分化为上阴入和下阴入两掉,所以一共是九个声调。广西平话则连阳入也分化为上阳入和下阳入两调,一共十个声调,可谓全国之最了。其余的有的上声合并阴阳、入声合并阴阳,或者入声消失(并入其他调)。官话就是入声消失,上声和去声不分阴阳的例子,其中的胶辽官话(青岛、烟台、大连等地)甚至连平声也不分阴阳,即几乎没有念普通话一声的字,所以口音听起来极“硬”。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即古时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转为去声,即“全浊上转去”,如“是”、“近”等字本读作上声,在如今几乎所有方言系统里都变为了去声。发生这一音变的原因本人还不得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