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我在北京时养的蝴蝶兰和茉莉现在仍长的很好,感觉心里暖暖的,这两盆小花都是四年前我刚到北京不久的时候别人送的,当时都是病怏怏的样子,尤其蝴蝶兰是被之前的主人抛弃后,保洁员捡回来放在闲置的那间房子里被我遇见,就那么一点一点的恢复过来,后来看了很漂亮的花,前年我离开北京的时候,花开的还很旺盛,我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写下了《生命之花》作为回忆的依据,昨天谈起来,我又翻出这篇文章来看,觉得感情很浓很浓。
昨天新得了一棵小树,是周末的时候预定的,因为几天的出差没有时间,便一直没让送,预定的时候被卖花人误叫成了“龙血树”,上网查的时候才知道弄错了,便拍了张图片发给熟识的人鉴定,有博学者告知是“幸福树”,查了一下资料基本吻合,初来的时候叶子还因为周末刚换完盆和土有点不太精神,先浇了水,大抵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热情和细心,晚间的时候已是油光发亮,充满了生命力。
养花要付出爱心,对于养的每一盆花,我都是细心的照顾,虽然在喜好上也会有所偏差,比如那盆茉莉花刚进家门的时候,正值花期,每天都要观察,早晨浇水,晚上浇水,及时清理凋落的花朵,估计让那盆虎皮兰非常的妒忌,这几天因为一盆吊兰的长势过于喜人,注意力便又转到这上面,每早搬出去,晚上搬进来,放到书桌上欣赏,养花并不见得要去关注其经济价值,重要的是愉悦身心。昨天因为业务上的一些电话让我大为光火,晚上把吊兰放在书桌上,静静的坐着、看着,忽然觉得和人打交道都会有目的性和时效性,过程的核心莫过于利益的博弈,尚不如花草,只要你不抛弃,它们会以自己的生命与你相伴,我身边时间最久的花是那棵发财树,已经伴我十年,在北京常驻的那一年,它在家孤独的守候,曾经有三个月不曾浇一滴水,春节回到家的时候,它给我的是不离不弃的感动。


虽然还没到为花痴狂的地步,却一直为花草们的生命力所鼓舞和感动。下面的这盆绿萝是楼下的老太太在拾荒时所得,知我爱花,便转手相赠,初来的时候黄瘦不堪,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已经很习惯这里的生活,在客厅里增添一方绿意岂不快哉?

生活的质量并不在于多么的奢华,即便是几盆简单的花草,也会增添无限的趣味。天冷的时候就要把花草们都请到屋里来,到时候一定是热闹的不行,哪还有时间顾得上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