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关
镜 赋 北朝(周)·庾信 倚剑楼主人校注
天河渐没,日轮将起。燕噪吴王,乌惊御史。玉花簟上,金莲帐里。始折屏风,新开户扇。朝光晃眼,早风吹面。临桁下而牵衫,就箱边而著钏。宿鬟尚卷,残妆已薄。无复唇珠,才馀眉萼。靥上星稀,黄中月落。 乌惊御史《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朱博〉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二岁馀,朱博为大司空。 玉花指华丽的花纹装饰。 户扇门扇。《说文·户部》:“扉,户扇也。”唐沉亚之 《冯燕传》:“转匿户扇后,而巾堕枕下。” 桁下héng梁上或门框、窗框等上的横木。 黄中心脏;内德。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为黄为中央正色。心居五脏之中,故称黄中。
镜台银带,本出魏宫。能横却月,巧挂回风。龙垂匣外,凤倚花中。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 却月亦作“却月眉”。至唐代为妇女眉型之一。唐 杜牧 《闺情》诗:“娟娟却月眉,新鬢学鵶飞。” 明 杨慎 《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亦省称“ 却月 ”。宋 苏轼 《眉子石砚歌赠胡誾》:“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 回风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李延年和之。于芝生殿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 照胆相传秦咸阳宫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宋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之三:“ 楚国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岂徒丰狱吹毛利,兼有秦臺照胆明。” 明 刘基《古镜词》:“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黶。”
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竞学生情,争怜今世。鬓齐故略,眉平犹剃。飞花塼子,次第须安。朱开锦蹹,黛蘸油檀。脂和甲煎,泽渍香兰。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生情犹言矫饰情态。 甲煎香料名。以甲香和沉麝诸药花物制成,可作口脂及焚爇,也可入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 石崇厕常有十餘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倪璠注引陈藏器曰:“甲煎,以诸药及美果花烧灰和蜡治成,可作口脂。” 唐 李商隐 《隋宫守岁》诗:“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甲煎》:“甲煎,以甲香同沉麝诸药花物治成,可作口脂及焚爇也。” 媚子首饰名。 搔头簪的别称。汉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相於?金薄画搔头。” 唐韩愈 《短灯檠歌》:“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牀。” 元 张雨 《东风第一枝·玉簪》词:“蜻蜓飞上搔头,依前艷香未歇。” 钗梁钗的主干部分。倪璠注:“言釵梁用粉絮拭之,其色光明也。”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般涉》词:“日照釵梁光欲溜,循阶竹粉霑衣袖。” 清 龚自珍 《临江仙》词之二:“酒渴思茶交午夜,沉烟閒拨釵梁。” 粉絮指丝绵做成的粉扑,用以蘸粉敷面。倪璠注:“粉絮,即俗粉扑,用绵为之也。言釵梁用粉絮拭之,其色光明也。”
梳头新罢照著衣,还从妆处取将归。暂看弦系,悬知缬缦。衫正身长,裙斜假襻。真成个镜特相宜,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悬知料想;预知。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 缬缦xiémàn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缦,无花纹的丝织品。 襻pàn 系衣裙的带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