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北京马拉松赛20日开赛,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名选手参加,因为参赛选手多,发令枪响比赛正式开始后,仅仅是所有选手通过起跑点,就用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而同样的壮观场面一周前刚刚在北京的“邻居”天津上演,当天也有一万七千多名运动员和群众同场竞技。马拉松近年来频繁在国内各地举办,正成为城市宣传的一个窗口。 一双鞋、一条短裤、一件背心,无需追求一套“高大上”的极致装备,跑步让普通群众亲身体验和参与,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看客”。今年的北京马拉松是国内首个全程马拉松比赛,其鸣枪被媒体解读为带领国内马拉松赛事进入“全马时代”。 事实上,马拉松火热的种子近年来在国内多个城市“开花”。仅以今年为例,在一份中国田径协会2015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註册赛事日历上,从1月3日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始,国内马拉松赛事就开始风靡国内各个城市,无锡国际马拉松赛、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等陆续进行,不断刺激着内陆群众“奔跑吧!”的慾望。大公报实习记者 张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