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草药,它的通用名叫什么,有什么药效。敬请各位高人帮助。。

 净忆静 2015-09-21
由于关乎人之健康问题,回答之时,请各位高人慎之又慎,回答时通用名最好能给个图片,因为我的图片不是太清楚。这样我能更好的对草药进行核对,因为这种草药山上不好挖到,药店又买不到,本人又急需这种山草药,学生只能求助网上高人。。这种在我们浙江省宁波市叫(本地音叫白山茄)。它在我们这边分为2种,另一种叫山茄,山茄到了10月份时会长出,如黄豆大小的黑紫色扁圆形果实,可食用。吃完后嘴巴,牙齿,舌头都会变成紫色。。而白山茄是不会长果实的。


 黄毛耳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铺地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山蜈蚣、对叶寸节草(《浙江民间草药》),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黄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均被有黄绿色细长柔毛,以茎、叶柄、托叶、叶背、脉间等处为多。   茎具角棱,纤弱,节上有须根。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稍圆;托叶连合成鞘状,膜质,边缘钻状齿裂。   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长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   蒴果,扁球形,长和宽均约2毫米,室背开裂;萼片宿存。   种子黑棕色,细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边、旷地、溪边、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黄毛耳草的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舒筋。   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物志》:行气散瘀,清热解毒,凉血,固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   水煎服,连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一两,蓖麻种子二钱,共捣烂敷足心。   (《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   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   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灯心草、贯众各五钱。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钱,牡荆子五钱;妇女患者加地菍根一两;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一两。   忌食姜、葱、蒜等。   (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二两(干品一两),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   一天分两次服。   (《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⑧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三钱,艾叶一钱,钩藤二钱,山查三钱,蜂窝一钱。   水煎服。   每小时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药物志》) ⑨治乳腺炎: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中国药植志》) ⑾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余下全文>>
世界角落1987  2011-9-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