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华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长廖承志对王芗斋先生颇为敬慕,推举王芗斋为武术组副组长,负责武术工作。 当年,中苏处于友好时期,社会主义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苏联、保加得亚、波兰、罗马尼亚运动员角逐竞技,盛况空前。会未为拳击赛及武术表演,拳击冠军为匈牙利名将诺尔瓦茨夺得。及武术表演,虽观众掌声阵阵,然拳击手皆漠然视之,且提出较技要求,称武术无实战价值。王芗斋先生以六旬高龄迎战诺尔瓦茨,方一交手其即被王芗斋凌空抖起,倒地不起。 王芗斋本来欲振兴真正的中国武术、无奈武术界积习已久,王芗斋先生会议中,当谈及拳学原理时,常有格格不入之感,于是不久辞去该职。 1955年王芗斋先生住和平门外琉璃厂东北园二十一号时期,在沈其悟教授和于永年医师协助下,整理出站桩功二十四式。完成了〈拳道中枢〉一书,正如于永年先生所说:“王芗斋先生对中国拳学理论上的研究,集中在晚年所著〈拳道中枢〉一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