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清朝之前济南地区行政区划延革

 束薪叟 2015-09-21

 

                清朝之前济南地区行政区划延革

[转载]清朝之前济南地区行政区划延革

     清末济南府

先说一说山东

山东最早是作为地域名出现的。战国时期,秦人将秦岭山脉东段的崤山、 函谷关以东的六国称为山东,有时也指太行山以东。直到唐代人们称“山东”仍是指崤山以东的地方,而将今山东省地区称之为齐鲁、邹鲁。

所以清代学者叶圭绶在其《续山东考古录·山东布政司总沿革》中说:“山东之称,古或指 (函谷)关东而言,或指太行山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唐末五代以来始专以齐鲁为山东。”

“山东”与行政意义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是自宋始。《宋史》载,济州通判李迨被宋高宗授山东辇运使。又载,毕再遇除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这里的“山东”已明显带有行政的意义。

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山东”一词始成为行政区域的专名。蒙古统治者占领山东后,曾先后设立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这是首次把“山东”与“行省”联系起来,但为时不长,就被撤销。到明洪武元年(1368) 四月设“山东行中书省”(简称“山东行省”),才比较稳定下来。清代去掉“行省”的“行”字,始与今名山东省相合。

一、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夏朝建立后,在各地有很多部落,山东地区著名的有季(今临淄,传为少昊时爽鸠氏居地)、寒(今潍坊市寒亭区)、过(今莱州市)、观(今聊城市属地)、有仍(今济宁东南)、有鬲(今德州市南)、有穷(今平原县北)、斟寻(在潍坊市之寿光市)、斟灌(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南)、有缗(今金乡县)等。

二、殷商

    殷商时代,幅员辽阔,“邦畿千里”,其早期即以山东西南部作为活动中心。商的始祖契都于蕃(今滕州),相土东都在泰山下,势力逐渐向东发展,山东地区成为其主要活动区域。至商汤灭夏,商朝建国,即定都于亳(今属曹县。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北),后商都八迁,其中两次在山东境内。第五次由西而东迁至庇(今梁山县一带),第六次迁都到奄(今曲阜市)。在商的周围存有许多与商有联系的方国和部落,今山东地区主要的方国为人方国,著名的部落有薄姑(今博兴)、诸(今诸城)、逢(今青州)、郕(今宁阳)、薛(今薛城)、亳(今属曹县)、奄(今曲阜)、卞(今泗水县东)、陶(今定陶)、单(今单县)、郯(今郯城)、须句(今东平)、颛臾(今平邑县东)等。

    据山东古国史学者研究统计,夏商时期山东地区的古国,见诸文献、地理可考者有135国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东夷族的氏族部落发展而来。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原是殷商的中心,为了对付殷商的残余势力,周在分封东方的诸侯时,一方面树立周王室在东方的支柱,另一方面也对殷民实行分而治之。当时,分封在山东地区的诸侯国大小数十个。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地在今河南省鲁山,后迁于奄(今曲阜),以监督殷民六族;封主要功臣姜尚于齐,都营丘(今临淄),治理原在薄姑(今博兴、临淄一带)的殷民。齐和鲁是周王朝在山东的两个最大的封国,齐国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至穆陵,北达无棣,后来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一方,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而鲁国疆域北抵泰山,东过龟蒙,南包凫峄,襟带汶泗,以其发达的文化著称于世。因此,后人将山东称作“齐鲁之邦”,并简称山东为“鲁”。

    此外,分封在山东的小国还有曹(今定陶北)、薛(今薛城)、郯(今郯城)、颛臾(今平邑)、黎(今郓城)、谭(今济南东)、州(今安丘东北)、夷(今即墨西)、纪(今寿光东南)、莒(今胶州)、滕(今滕州)、成(今宁阳)、郜(今成武东南)、须句(今东平西北)、傅阳(今枣庄市台儿庄区西部)、任(今济宁市中区)、阳(今沂南境内)、其(今莒县北)等。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

春秋时期,周王室自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西)后,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史称“东周”。这个时期邦国林立,见诸文献者即达一百余个。各诸侯国为争当霸主,弱肉强食,征战不已。到春秋末期,许多小国相继被大国吞并,今山东地区尚有齐、鲁两个大国和曹、滕、薛、邾、莒、杞(今安丘东北)、牟(今莱芜城东)、郯、郜、阳等小国。齐国以临淄为国都,齐都规模宏大,繁华昌盛,为天下所瞩目。鲁都曲阜,亦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

五、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经过春秋时期近三百年的社会大动荡,到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 国历史由春秋进入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一百多国仅剩十几国,大国有齐、秦、燕、赵、韩、楚、魏,即“战国七雄”。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七强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史记·苏秦列传》),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长期与秦对峙,直到公元前221年在六国之中,最后一个被秦攻灭。鲁国居泰山以南的汶、泗流域,因其经济、军事实力较弱,于公元前256年被楚国所灭。琅邪以南的沿海地区属越国,沂水流域属楚国,菏水以南的今菏泽地区南部属宋国,济水以北今菏泽市、东明属魏国,今临清、武城一带属赵国。

六、秦(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在秦初三十六郡中,山东地区有齐郡,治临淄县;东郡,治濮阳县;薛郡,治鲁县(今曲阜市);琅邪郡,治琅邪县(今胶南市夏河城村)。后来又增至四十八郡,山东地区增设的有胶东郡,治即墨县(今平度东南);胶西郡(治在今胶州市)和济北郡(治博阳,今泰安东南)。此外,砀郡东北部、泗水郡北部的一小部分亦在今山东省境。共设五十余县。

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将齐国故地分封为齐、胶东、济北三国。齐将田都立为齐王,都临淄;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立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七、西汉·新莽(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3年)

西汉初年,由于恢复分封制度,除中央直接统治郡县外,在部分地区设诸侯王国,从而形成郡县与封建并存的局面。西汉增设郡县,其数目大大超过秦代。

山东地区有十一郡六国,即:山阳、济阴、平原、千乘、济南、泰山、齐、北海、东莱、琅邪、东海十一个郡,淄川、胶东、高密、城阳、东平、鲁六国,另有东郡的大部和渤海郡一部亦在今山东地区。共有三百○四个县。其中:

    济南郡

治东平陵县(今章丘市龙山镇)。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改为济南国,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复为济南郡。

此时济南郡辖: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猇、著、宜成15县。

八、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改刺史为州牧,州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从而使地方行政建置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山东地区大体上属青州、兖州及徐州、豫州、冀州的一部,共17个郡国,183个县。

约在东汉安帝年间,济南国领十县:东平陵县、著县(金天会七年割临邑县之故著县地及章邱一部分地置济阳县)、于陵县(今邹平县南临池镇古城村)、台县、菅县(今邹平县魏桥镇菅家村)、土鼓县(今章丘市西南土鼓古城)、梁邹县(今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邹平县、东朝阳县(治所在今邹平县码头镇旧延安村东 十五公里,史称魏王城的地方)、历城县。

青州刺史部

    治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辖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6个郡国,65个县。其中:

    济南国

    治东平陵(今章丘县龙山镇)。辖东平陵、著(今济阳县西北)、于陵、台、菅、土鼓、梁邹、邹平、东朝阳、历城10县。

九、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山东地区属曹魏政权辖地。在地方行政区划上沿袭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在山东地区设置二十多个郡国,170余县,分属青、徐、兖、豫、冀各州。

    青州

    治齐国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辖乐安郡、东莱郡、城阳郡、济南国、齐国、北海国,共三郡三国。其中:

    济南国(郡)

    魏初为郡,齐王曹芳正始七年(246年) 改为国。治东平陵,辖东平陵、于陵、历城、东朝阳、菅、邹平、著、台、土鼓、祝阿、湿阴(漯阴)、梁邹12县。

兖州

    初治鄄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徙治廪丘。辖陈留郡、东郡、济阴国(郡)、山阳国(郡)、任城国(郡)、东平国(郡)、济北国(郡)、泰山郡,其中陈留郡和东郡西南部今属河南省境。其中:

    济北国(郡)

    曹魏改济北国为济北郡,明帝时将陈王曹植之子曹志自陈徙封于此,改为国。治卢县(遗址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辖卢县、蛇丘、东阿、谷城、临邑(今东阿县城)5县。

十、西晋(266年-316年)

    西晋统一后,在地方行政建置上仍采用州、郡、县三级制,并辅以封国,其中王国相当于郡,侯国相当于县。山东地区分属青、兖、徐、冀、豫五州。共有22个郡国,146个县。

青州

    治临淄 (今淄博市临淄区。西晋末年,匈奴族建立的汉国军队曹嶷部“尽陷齐鲁间诸郡县”,汉任曹为青州刺史。曹因临淄城无险可守,乃于今青州市境尧王山前另筑州城,名曰广固城。青州、齐郡、临淄县同治广固城)。辖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北海国、东莱国、长广郡三郡四国。其中:

    济南郡

    治东平陵(今章丘市龙山镇)。辖东平陵、著、于陵、台、菅、邹平、历城、祝阿8县。

十一、东晋十六国

东晋自公元317年至420年,其疆域多在淮河以南,也曾一度占据山东南部。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灭南燕。在廪丘设兖州,辖泰山、高平、鲁、济北、东平、济阳、济阴诸郡;义熙十三年(417年)于碻城(今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高垣墙村)改置北青州,辖齐、济南、高密、乐安、平昌、北海、东莱、东牟、长广等郡;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东晋亡。

十二、南北朝时期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政权及其以后齐、梁、陈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420589年)。

刘宋时期(420年-479年) 地方行政建置仍为州、郡、县三级。山东地区属刘宋者有青州、兖州及徐州、冀州一部,共29郡,140余县。其中:

(侨)太原郡

    治山茌县(今长清县东南19公里之张夏镇)。元嘉十年(433年)由济南郡、泰山郡析置。辖山茌、太原、祝阿3县。

(侨)冀州

    治历城(今济南市历下区)。本在河北,后其地被北魏所占,刘宋于青州侨置冀州。所辖广川、平原、清河、乐陵、魏、河间、顿丘、高阳、勃海9个郡,共50个县。

    (侨)平原郡

    治广宗县,原属冀州钜鹿郡,刘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侨置于济南郡地。郡治遗址在今章丘市驻地明水镇南12公里文祖镇南(一说在今邹平县韩店乡旧口村西北)。辖广宗、平原、鬲、安德、平昌、茌平、高唐、般8县。

    (侨)清河郡

    治清河县(今济南市天桥区,一说在今淄博市境内)。郡治所原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此。辖清河、武城、绎幕、贝丘、零、鄃县(742年改为夏津)、安次7县。

    (侨)魏郡

    治魏县(今邹平县长山镇南)。郡治所原在今河北省境,后侨置于济南郡长山县(今属邹平县)。辖魏、安阳、聊城、博平、肥乡、蠡吾、顿丘、临邑8县,大部分在今历城区、章丘市、邹平县、济阳县一带。

    (侨)顿丘郡

    治顿丘县(遗址在今章丘市绣惠镇顿丘村)。郡治所及所辖各县原均在今河南省东北境,后侨置于济南郡。辖顿丘、卫国、肥阳、阴安4县。

北朝(439年-581年)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了十六国的割据,统一了北方。至公元471年,淮河以北地区大都被北魏占据,山东地区亦然。刘宋政权在南方侨立许多北方流徙而来的州郡县。如侨立青州(治郁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及齐、北海、西海三郡;侨立南兖州(治广陵,今扬州)及北淮阳、北济阴、北下邳、东莞等郡。文帝永嘉八年(431年),在江南置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及南东海、南琅邪、南兰陵、南东莞、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南鲁郡等郡及众多的侨置县。因其辖区不在今山东境内,故不详述。

    北魏、东魏在行政区划上仍采州、郡、县三级制。由于州郡滥置,数量激增,州郡管辖范围缩小。山东地区的州由刘宋时四州增至十余州,即青、兖、齐、济、光、北徐、胶、南青州等。此外,冀州、徐州、西兖州、南兖州、沧州、司州一部分郡亦在山东地区。共有48个郡,170余县。其中:

    齐州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刘宋时在此侨置冀州。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更名为齐州。州领东魏、东平原、东清河、广川、济南、太原6个郡,35个县。

    东魏郡

    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魏郡为东魏郡。初治历城县,后徙治台城(遗址约在今章丘市境)。辖蠡吾、顿丘、肥乡、聊城、卫国、博平、安阳、东魏、临邑9县。

    济南郡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辖历城、著(《魏书·地形志》作蓍,应是著之误)、平陵、土鼓、逢陵、朝阳6县。

    济北郡

    治临邑县(今东阿县驻地铜城镇)。辖临邑、东阿、卢县3县。

    东平郡

    治秦城(遗址辖梁山县城西北赵堆乡前、后范城两村间)。辖范县、寿张二县。

十三、隋(581年-618年)

隋代今山东地区分属济阳、东平、济北、渤海、北海、齐郡、东莱、高密、鲁郡、琅邪等10郡,另有东郡、彭城、武阳、平原、下邳、清河等郡,其中:

    济北郡

    治卢县(遗址在今茌平县南境韩集乡高垣墙村)。旧置济州,隋大业初改称济北郡。辖卢、范、阳谷、东阿、平阴长清、济北、寿张、肥城9县。

    齐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西北境,即旧城厢)。隋初为齐州,大业初改为齐郡。辖历城、祝阿、临邑、临济、邹平、章丘、长山、高苑、亭山、淄川10县。

十四、唐(618年-907年)

    唐初沿袭隋开皇之制,实行两级行政。武德元年(618年) 改郡为州,至天宝元年(724年)又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故《新唐书·地理志》中州与郡名同时并列。贞观元年(627年)于州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域。开元十一年(733年)将道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于是形成道、州(郡)、县三级政区。山东地区大部分属河南道,如郓、兖、青、齐、曹、濮、密、沂、莱、淄、登等11个州和徐州、宋州的部分县; 北部的部分地区属河北道,如博、德、棣3个州,以及魏、贝、沧诸州中的部分县。今山东地区共有县92个。其中:

    河南道 齐州(济南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内)。旧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 (总管府肇设于北周,职在协调重要地区各州军事。唐初,改郡为州,仍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参《旧唐书·地理志一》)),管齐、邹、东泰、谭、淄、济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24年)改为临淄郡,五年改称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辖历城、章丘、亭山(元和十五年即820年省入章丘)、临邑、长清、禹城、临济7县。

十五、五代(907年-960年)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地处北方的山东地区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统治,其行政区划沿袭唐代设道、州、县的制度 (五代名义上仍存唐代十道,但实际上道已被不成文的节度使制所代替。节度使总揽数州的军、民、财、刑大权,成为朝廷之下,县、州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者)。山东大部仍属河南道,所辖州县与唐代相近,有曹、郓、齐、淄、兖、沂、棣、青、莱、登、密、德、博等州。后唐同光二年 924年) 改辉州为单州(治单父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 由郓州划出巨野,兖州划出任城、中都,单州划出金乡置济州(治巨野);显德三年(955年)由棣州划出渤海、蒲台二县置滨州(治渤海县)。

十六、北宋(960年-1126年)

    宋代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宋史·地理志》载,初为二十一路,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为十五路,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为十八路,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二十三路,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为二十六路。山东地区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

    至道三年(997年) 以应天府和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等州,以及广济军、莱芜监、利国监等,置京东路。熙宁七年 1074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密、沂、徐八州及淮阳军为京东东路;以郓、兖、齐、濮、曹、济、单七州及南京(今商丘市)为西路。元丰元年(1078年)将京东西路齐州划归京东东路,京东东路徐州划归京东西路。后有部分州升为府。据北宋宣和年间统计,山东地区共有5个府,17个州,2个军,89个县,另有2个监。

    京东东路 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北宋初为齐州,属京东西路。咸平四年(1001年)废所属临济县。元丰元年(1078年)改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

十七、金(1115年-1234年)

    统治北方的金朝在地方行政区划上与北宋略同,采用路、府(州)、县三级制。分其地为十九路。把宋在山东建置的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改称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历史第一次把“山东”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作为政区名称,并在以后八百多年里,一直沿用至今。据《金史·地理志》所载统计,山东地区有3个府,20个州,97个县。其中:

    山东东路 济南府

治历城(今济南市历下区)。金初置兴德军节度使,后置尹,置山东东西路提刑司。辖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

十八、1206年-1368年)

说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1368914徐达率明军攻克元大都,元廷退回漠北,史称北元。1388年卓里克图汗去年号,1402年鬼力赤杀元帝坤帖木儿改国号为鞑靼,北元亡。

中国历史纪年通常以公元1279年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宋帝赵昺在广东崖山蹈海而死、南宋灭亡之年或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之年作为元王朝起始之年。考虑到今山东地区早自十三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渐次处于蒙古国统治之下,为了涵盖这一历史时期山东的行政建置状况,本志权且以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之年作为元代的起始之年。

    元统一中国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将首都附近的山东、山西、河北地区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全国其他地方分设十二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有路、府、州、县四级,通常是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也有的府、州又不隶属于任何路,而直属于中书省。山东地区分属东平、东昌、 济宁、益都、济南、般阳府等6个路,路下设15个州,另有直属于中书省的曹、濮、高唐、泰安、德、恩、冠、宁海8个州。共有102个县。

    东平路

    治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原金朝东平行台部将、宋朝济南治中严实率彰德州、大名州、磁州(今河北永年东南)、洺州、恩州、博州、浚州、滑州等州三十万户叛宋降蒙,蒙古以实代理山东西路行省,领州县五十四。后置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五年(1268年)改为散府,九年改为下路总管府。辖一个录事司和须城、东阿、阳谷、汶上、寿张、平阴6县。

    东昌路

    治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年)由东平路析置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1276年)改为东昌路,仍置总管府。辖一个录事司和聊城、堂邑、莘县、博平、茌平、丘县6县。

    济南路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金济南府。元初改置济南路总管府,领淄、陵二州。至元二年(1265年)将淄州划入淄莱路,陵州划归河间路,临邑县亦划属河间路,长清县划属泰安州,禹城划属曹州,齐河属德州,淄州邹平县划属济南路。辖录事司1个、县4个,棣、滨2州,州属7县。路直辖四县为:历城、章丘、邹平、济阳。

    般阳府路

治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元初为淄州,属济南路。中统四年(1263年)由滨州划出蒲台县来属。次年升为淄州路,并置总管府。

至元元年(1264年)划出邹平县属济南路、高苑县属益都路,次年改淄州为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改为般阳府路,取汉般阳县为名。辖一个录事司,四个县,莱、登二州及其所属8个县。路直辖县有淄川、长山、新城、蒲台等4县。

    直属中书省的八州

    曹、濮、高唐、泰安、德、恩、冠、宁海等8个州直隶于中书省。其中:

    泰安州

    治奉符(今泰安市泰山区)。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直隶于中书省。辖奉符、长清、莱芜、新泰4县。

    德州

    治安德县(今陵县)。元初属东平路,将大名路清平、济南路齐河二县划归德州。辖安德、平原、齐河、清平、德平5县。

十九、明(1368年-1644年)

    明初仍用行省制,后改置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其性质与行省同,一般仍称“省”。地方行政建置为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置山东行中书省,到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将省会由青州移至济南。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洪武初年辖济南、青州、东昌、济宁、登州、莱州六府,洪武十八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仍辖六府,即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府,府属州15个。

    此外今辽宁省境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及所属25个卫、2个州亦属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 。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州辖11县。直属县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15县。其中:

    泰安州

    治所在今泰安市泰山区。明初属济南府,省奉符县入州。辖新泰、莱芜2县。

    沂州

    明初属济宁府,洪武元年(1368年)将州治临沂县省入州。洪武五年(1372年)改属济南府,十八年(1385年)属兖州府。辖郯城、费县2县。

山东省在明代共有92县。

二十、清(1644年-1911年)

    清代地方行政建置与明代略同。清初全国分置十八个省,清末增至二十三省。省下设府和直隶州,以下为散州和县。清代山东省地方行政建置为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稳定时期,据《清史稿·地理志》统计,全省辖有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10个府,临清、济宁、胶州3个直隶州,8个散州,96个县。

    济南府

    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历下区)。清顺治初辖泰安、武定、德、滨4州,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新泰、莱芜、德平、平原、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26县。

雍正二年(1724年)泰安州升为泰安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雍正十二年改以肥城换长清)随属;武定州升为直隶州,阳信、海丰、乐陵3县随属。滨州升为滨州直隶州,利津、沾化、蒲台3县随属。雍正七年(1729年)平原、禹城、临邑、陵县4县划归高唐直隶州。十二年,青城、商河2县划归武定府,泰安府长清又划归济南府,肥城县往属泰安府。高唐直隶州所辖平原、禹城、临邑、陵县仍划归济南府。至清末,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散州)、德平、平原15县(州)。

    泰安府

    治泰安(今泰安市泰山区)。雍正二年(1724年)泰安州由济南府析出,置直隶州,新泰、 莱芜、长清3县随属。雍正十二年济南府肥城县划归泰安州,长清县仍归济南府。次年,泰安直隶州升为泰安府,增置泰安县为府治;降东平直隶州为散州,该州暨所属东阿、平阴二县均划归泰安府。至清末,泰安府辖东平州及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阿、平阴六县。

    武定府

    治惠民县(今同)。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由济南府析出,置为直隶州,阳信、海丰、乐陵3县随属。雍正十二年武定直隶州升为武定府,并以州所在地增置惠民县为府治;降滨州直隶州为散州,该州及所属利津、沾化、蒲台随属武定府;济南府青城商河二县划归武定府。至清末,武定府辖滨州及惠民、青城、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9县。

    清代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还有一级被称作“道”的准行政建制。道分守道和巡道(另有一些管理河务、漕粮等专门事务的专业道,不属于本志记述范围)。道本不是单独一级正式行政建制,而是由省的布政使司派员驻守或按察使司派员巡察的地区,派出的官员称为道员。清初山东省道的设置变化不定,数量也较多。后经裁并,至晚清稳定在三个道,成为定制。两个守道分别是包括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四府和临清直隶州的济东泰武临道及包括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和胶州直隶州的登莱青胶道;巡道为兖沂曹济道,巡察区域为兖州、沂州、曹州三府和济宁直隶州。道的设置一直延续到民国前期和日伪统治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