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人也需要“小红花”

 我的一天918 2015-09-21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表现好,老师就会给一朵小红花以示奖励。小朋友拿着小红花会高兴好几天。这种潜移默化之中的刺激,可以从小培养和塑造一个人正确的是非观念,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所以,红花虽小,作用却不小。

  看到小朋友们拿到小红花后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们成人大都会心一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成人也是在“小红花”的激励中成长起来的。其实,成长之后的我们也还需要“小红花”。这“小红花”就是不断地、及时地给予每一个职工精神及物质上的肯定与鼓励。“红花”虽小,却也不夺其鲜艳与芬芳,我们是不应该对其忽视的。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由低至高分为5个层次。当人们解决了属于物质范畴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后,就会渴望与追求更高层次的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以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这种更高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不断自我发展和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行的源动力。所以,在某种程上可谓是“精神至上”。“精神至上”不是人生的虚无,而是人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惟其如此,社会才会进步、文明、和谐。

  所以,追求物质的人生既不可怕也不可耻,可怕与可耻的是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不思进取,或是陷于物欲之中贪得无厌而不能自拔,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是猪栏的理想。毕竟人是高等动物,人类进化到现在倘若我们还是这样的认知与觉悟,那不是人类的进步而是退步。而过分物欲化的社会与人生,让我们越发接近于蒙昧之初的人类。那么,种种有违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准则就会遭到破坏,人连猪狗都不如,就不仅仅是一句骂人话,而会变成一种现实。当我们“穷”得只剩下钱时,这个社会是可喜还是可悲?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的丰富确实可以极大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也绝不可一概而论。其实,人类之有别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人类是有丰富感情的高等动物。所以,有些东西会变得“不可理喻”,按常理无法解释。比如这古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并非一成不变。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在艰难困苦之时何以能以不懈的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创造辉煌;我们就无法理解那些身无分文之人为何还能够心忧天下;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为毕竟,物质是一种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人类的精神与情感则丰富而复杂得深不见底,非黑白般清晰可立判。以物质来量化人的精神,并不靠谱。一个人精神的高度,道德的层次,与物质并不成正比。

  有人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有一个道德滑坡的痛苦的蜕变期,仿佛就是道德升华之前的“黎明前的黑暗”。不知这是否是“颠破不破”的“真理”?但事实时,当中国处于这样的转型期时,一方面,确实道德滑坡沦丧失衡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却也总有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震的人与事出现,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结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近段时间屡屡出现的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老师、最美托举哥等等。让我们在怀疑“真理”的时候,心中产生无限的希望。

  “小红花”种类多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不吝施予。不要先入为主地以为成人就不需要“小红花”就停止了这样的“善举”。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士为知己者死,恐怕看重的还是那一份情义与道义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多讲些义,这社会君子自会越来越多。善小而为之,方能恶小而不为。所以,当我们高举“小红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或许,这社会也就会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了改变。向善之心人皆有之。有时候,那份蛰伏于我们心中的善是需要我们不时地进行“激活”,人人皆可以成尧舜;而成为尧舜的过程就在于日积月累的修身养性,决不是“妙手偶得之”那么轻巧。

  人防是准军事化部门,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小红花”的“发放”,以此营造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人防系统的每个人也都应发自内心地问一问:我也还需要这“小红花”吗?

 

责任编辑:杨建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