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莲芝:九十岁哈尼老人唱情歌

 七里山人 2015-09-22

白莲芝:九十岁哈尼老人唱情歌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238
    
    □  本报记者  饶平  文/图
    
    来到新平县漠沙镇西南的新寨,仿佛是进入了一块异域之地,村里人说起话来像地里挖出的马铃薯似的,一串连着一串,无论声音的粗细大小,都带着几分柔美。
    可是,记者却听不懂他们说的任何一句话。带记者前往的王安云老师说,他们是哈尼人,说的是哈尼话。原来,新寨的哈尼人也不是本地人,而是在三十多前因为建黄草坝水库从建兴乡的糯比大寨搬来的。
    王安云带记者找到了今年90岁的白莲芝老人。她说:“糯比是哈尼族的一支,原来也居于建兴乡的黄草坝一带。我们的祖先原籍为元江县羊街乡,曾狩猎至建兴黄草坝,发现此地林深草旺,即试撒谷种于泥泽之中。到了第二年再度狩猎至此,见谷穗沉沉,百鸟争食,便认定此地为理想的生息之处,遂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聚众由羊街迁至黄草坝,从而形成了上千人的村子——糯比大寨。1989年,因建玉溪第二大的黄草坝水库,上千人的糯比大寨分成了十个村子,分别迁往扬武的亚尼、漠沙的曼线、腰街的河口、戛洒的达哈等地。当年搬迁的时候,村前三五人合抱的千年龙树也悄然死去。树和人一样,也是有灵性的。这棵大龙树守护了糯比大寨数百年,人们要离开它,它就忧伤地死了。”
    白莲芝老人不识一个汉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但是不能说老人没有知识,她懂得哈尼族的历史,不仅会“叫魂”,还会唱情歌。三十多年前,王安云曾经为老人用录音机录下了十多盘磁带的情歌。
    白莲芝说:“我们哈尼人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都兴叫魂。人经常会吓着,风会吓着,叶子会吓着,路黑会吓着……吓着了就要叫魂。生到哪儿,魂就到哪儿;声音叫到哪里,魂就到哪里。但是,男人是不兴叫魂的,叫魂的都是女人。我们小时候听惯了,不用学就会叫魂。比如,当年我们搬迁到这里,我们就唱《寨魂调》,把寨魂叫回来。”
    记者问,你可记得当年唱的《寨魂调》的。她说,记得,记得,唱过的东西怎么会忘记呢。于是,在记者的请求下,她为大家唱了一段《寨魂调》——
    来到这个地方了,你就不要动了
    原来我们也是不想动的,但是为了建设家园,我们一心一意来到这里
    死也要死在这里,我们不动了
    这里五谷丰登,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但不要把疾病和灾害带到村寨来    
    据老人讲述,小时候老人严格要求孩子们背诵哈尼典籍,老人们则静静地坐在一旁抽着烟细听。如果背不出来的话,老人轻则会用烟锅把敲头,重则会不给饭吃。因为哈尼文化没有文字,千百年的典籍全靠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背下来。年轻的时候,她能唱能跳。新平解放那年,县里开民族代表大会,她还被选为代表,从建兴乡走了三天才走到县城去参加了庆祝歌舞大会,并登台表演过。
    记者请求老人唱几段她十八岁时唱过的情歌。老人害羞地说:“娃娃呀,我老了,还能唱这个?我活得太长了,我活得不好意思见人了……”
    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老人又唱了下面这段火辣的情歌——
    快乐的日子多多,苦的日子也是多多
    我亲爱的郎啊,你可记得——
    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
    四只手、四只脚紧紧缠绕在一起
    天晓得,我们彼此分不出你我
    四只手、四只脚紧紧缠绕在一起
    亲吻时我们谁也看不见
    只看得见郎的心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