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七中学语文组 邱宇强
教材分析
新材料作文是2006年高考出现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高一学生没有接触或是没有明确指导过的,学生对此还有许多知识点不够明确。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知识体系还没有整体的感知,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也不甚明确,学生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新材料话题作文的要求。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步法”的基本步骤。
3、学生学会运用“三步法”分析新材料作文。
教学重点
作文材料立意角度的寻找。
教学难点
立意的创新。
方法手段
多媒体教学 启发教学 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1999—2007年以来的(吉林省)高考作文命题情况,让学生感受几年来作文命题的变化。
1998年 全国卷 (60分) 35、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 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④不少于600字。 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 战胜脆弱
1999年 全国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2000年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2001年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002年
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3年
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
全国卷(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
全国卷II(黑龙江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各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作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
全国卷Ⅱ作文题目(黑龙江、吉林、广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受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迅速增加: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7年
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款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但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需要医疗了。
华南农大学生小李和同学将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来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
自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势由原来的材料作文,改为后来人们总结提出来的“话题作文”,但是经历了6年的实践,“话题作文”的生命力逐渐衰弱。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这就是2006年、2007年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形式酷似以前的“材料作文”,但细心的人又发现他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权且叫他为“新材料作文”。
三、强调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要求。
“新材料作文”新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作文的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新就新在立意要求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所以如何“全面理解材料”,再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成了新形势下作文写作的难点。
面对这个难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对于眼前材料,没有头绪的分析。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立意“三步法”。
四、指出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步法”
面对材料,我们不要笼统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可以对材料先做如下的梳理。
第一步:整体概括
何人——
何事——
何果——
第二步:追问原因
为什么做这样的事——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三步:确定立意
立意 ——
立意——
五、举例分析:
材料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猪八戒站在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猪八戒丑陋的模样。八戒生气了,举起钉耙把镜子打得粉碎。他放下钉耙低头一瞧,无数个碎镜片里又映出无数个自己丑陋的模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整体概括:
何人——猪八戒,
何事——打碎了镜子,
何果——镜片又映出无数自己丑陋的模样。
追问原因: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因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模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面对不足采取的方法不对,
确定立意:
1、赞美这种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渴望改正的精神。
2、可立意为:正视不足,采取好的方法努力改正。
材料一只是涉及到一个对象的,比较简单,下面我们来看材料二,当中涉及到几个对象,相对复杂一些。
材料2:
阅读“滥竽充数”的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多赏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王继承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整体概括:
1、何人——齐宣王
何事——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何果—— 南郭滥竽充数
2、何人——齐缗王
何事——听每个人单独吹竽
何果—— 南郭逃跑了
3、何人——南郭
何事——根本不会吹竽,滥竽充数
何果——最后逃跑了
4、何人——南郭的同事们
何事——南郭不会吹竽,而不举报
何果——南郭滥竽充数
追问原因:1、南郭得以滥竽充数,是因为齐宣王给提供了“充数”的条件。
2、齐缗王改变体制,无才的南郭无处藏身。
3、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的下场。
4、事不关己,当然高高挂起。
确定立意:1、“大锅饭”要不得
2、领导要有改革精神
3、①要有真才实学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4、敢于抨击不正之风,好好先生要不得
六、巩固练习:
材料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耶酥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酥就让彼得把它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酥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拣起这块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里换来几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行走,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酥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在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下一个,彼得一见赶紧拣起来吃。耶酥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酥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质疑讨论阶段
通过例子的分析,学生可能还会有些不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跟学生共同探讨。
八、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九、作业:运用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看一看下面的材料可以立哪些意。
材料4:200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作业参考立意
一.从乌龟的角度
何人----第一只小乌龟
何事----出来侦察,被游客护送,安全游进大海。
何果----其他乌龟将被老鹰捉走
立意:做好本职工作,尤其领导,不能带好“头”,将祸患无穷。
何人----后边的乌龟
何事----错误的信息使他们以为外边是安全的,鱼贯而出。
何果----将被老鹰蚕食
立意:1.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
2.不能盲从
3.做事应谨慎小心
4.应加强把关,层层把关,保证万无一失。
二.从游客的角度
何人----游客
何事----赶走老鹰,护送一只小海龟安全到海
何果----信息错误,将有更多海龟被老鹰蚕食
立意:1.爱有时也是伤害——可以谈家庭教育。
2.人类的无知——谈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
3.大自然的神奇——谈人类的肤浅
4.竞争——谈自然的优胜劣汏。
5.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保护什么,或者残害什么。
6.事与愿违——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三.从老鹰的角度
何人----老鹰
何事----被游客赶走,但是等待时机,带更多的老鹰来。
何果----可以饱餐一顿。
立意:1.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所吓倒,坚持就是胜利。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凭借经验,将有大鱼上钩。
3.等待时机,把握机遇。
|